第一卷 玉落尘凡 第八章 战后论玉璧,残片引新程
八路军的马车载着林晚秋父女、沈青崖,还有装着镇国玉璧的金色盒子,颠簸在前往冀中军区根据地的土路上。夕阳把路面染成暖橙色,车轮碾过碎石的 “咯吱” 声,混着远处隐约的鸟鸣,驱散了连日来的紧张与疲惫。林仲书靠在车板上,脸色虽仍苍白,却多了几分血色,他手里摩挲着从殉葬坑带出的青铜残片,眼神里满是思索。
“林先生,您手里这残片,是不是和镇国玉璧有关?” 带队的赵司令掀开车帘走进来,手里端着三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,递给三人。这位穿着粗布军装的首长,脸上带着战场上留下的浅疤,眼神却温和而锐利,看向青铜残片的目光里满是好奇。
林仲书接过粥碗,点了点头,将残片递过去:“赵司令您看,这残片上的纹路,和镇国玉璧盒子上的花纹能对上。我之前在古籍里见过记载,战国王侯的‘镇国玉璧’并非完整之物,需搭配‘昆仑玉髓’才能激活真正的力量,而这残片上的文字,正是‘玉髓藏西,昆仑之巅’。”
沈青崖凑过来,仔细看着残片上的刻字,眉头微微皱起:“昆仑玉髓?我父亲的手札里也提过一句‘玉髓出昆仑,可补玉璧之缺’,当时我还以为是传说,没想到真有其事。”
林晚秋捧着温热的粥碗,心里泛起一丝疑惑:“那日本人抢镇国玉璧,是不是也为了找昆仑玉髓?”
“很有可能。” 赵司令放下粥碗,脸色变得凝重,“我们从松井教授的公文包里搜出了一份电报,上面说日军军部计划用镇国玉璧提炼‘长生药液’,而昆仑玉髓是关键材料。他们已经派人往新疆方向去了,看样子是想先找到玉髓。”
车厢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。林晚秋握着怀里的木盒,月牙玉的温润触感仿佛也变得冰凉 —— 原以为夺回镇国玉璧就结束了,没想到这只是开始,更大的危机还在新疆等着他们。
“我们必须赶在日军前面找到昆仑玉髓!” 沈青崖的语气坚定,“不然等他们拿到玉髓,提炼出长生药液,不知道会有多少中国人遭殃。”
赵司令点了点头:“我已经给新疆军区发了电报,让他们留意日军动向。不过新疆地域广阔,昆仑山脉更是险峻难行,你们要是想去,还需要好好准备。对了,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—— 陈昌海先生被我们救出来了,他现在就在根据地,等着见你们。”
“陈老板没事?” 林晚秋惊喜地站起来,差点打翻手里的粥碗,“太好了!我们快去见他!”
马车抵达根据地时,天已经黑了。根据地的院子里挂着红灯笼,战士们正在篝火旁吃饭,看到他们回来,都热情地打招呼。陈昌海站在一间茅草屋前,穿着一身干净的粗布衣服,脸上虽然还有些憔悴,眼神却依旧明亮。看到林晚秋父女,他快步迎上来,激动地握住林仲书的手:“林先生,晚秋,你们没事就好!我听说你们夺回了镇国玉璧,真是太好了!”
“陈老板,多亏了您当初的帮助,我们才能走到今天。” 林晚秋眼眶一热,想起当初在宝昌斋的情景,心里满是感激。
几人走进茅草屋,陈昌海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,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古籍:“这是我从宝昌斋的暗格里找出来的,上面记载了很多关于战国中山国的秘闻,其中就有昆仑玉髓的线索。上面说‘玉髓藏于楼兰古城遗址,需以月牙玉为引才能找到’。”
林仲书接过古籍,快速翻看着,眼睛越来越亮:“没错!这里还记载了楼兰古城的大致位置,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。而且上面说,月牙玉和镇国玉璧一起,能感应到玉髓的位置,我们有月牙玉和玉璧,找起来会容易很多。”
“可新疆那么远,我们怎么去?” 林晚秋有些担忧,“路上肯定会遇到日军的阻拦,而且我爹的身体……”
“你们放心,我已经安排好了。” 赵司令走进来,手里拿着三张通行证,“我们会派一支小分队护送你们,伪装成商人,从张家口出发,走丝绸之路去新疆。路上会有地下交通员接应,尽量避开日军的关卡。”
林仲书看着通行证,又看了看身边的女儿和沈青崖,心里做出了决定:“好!我们明天就出发!不能让日军先找到昆仑玉髓。”
第二天一早,天还没亮,林晚秋父女、沈青崖就换上了商人的衣服,跟着小分队出发了。陈昌海站在村口,挥着手送他们离开,嘴里喊道:“晚秋,沈小伙子,一定要保重!等你们带着昆仑玉髓回来!”
林晚秋回头挥手,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—— 从北平到西山,再到根据地,一路走来,遇到了太多帮助他们的人,正是这些人的支持,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危险。她擦了擦眼泪,握紧怀里的木盒和金色盒子,心里暗暗发誓:一定要找到昆仑玉髓,保护好国家的文物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玉骨:民国盗墓秘闻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玉骨:民国盗墓秘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