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邙山寻鼎 第三章 战后话安危,龙脉示新途
晨光穿透邙山后山的树林,在地面织成金色的网。护宝联盟的众人靠在树干上,大口喘着气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,却难掩找到九州鼎、激活龙脉图的兴奋。林晚秋扶着父亲坐在干草上,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三块月牙玉 —— 经历了一夜的奔波,玉佩的绿光虽已减弱,却依旧温润如初,轻轻贴在掌心,能感受到细微的震颤,仿佛在与穹顶的龙脉图遥相呼应。
“老烟枪,你还好吗?” 沈青崖走到受伤的老烟枪身边,查看他的伤口。老烟枪的胳膊被日军的子弹擦伤,虽然已经简单包扎过,却依旧渗着血丝。他摆了摆手,笑着说:“没事,小伤而已,比起找到九州鼎,这点伤算不了什么。只是可惜,没能把九州鼎带出来,还埋在禹王墓里。”
林仲书闻言,缓缓摇了摇头:“埋在墓里才是最安全的。日军虽然知道九州鼎在禹王墓,却不知道打开‘守护阵’的方法,更找不到逃生密道,只要墓门被坍塌的石块堵住,他们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靠近。而且,九州鼎是华夏神器,本就不该轻易出世,留在它该待的地方,才能更好地守护华夏气运。”
陈昌海靠在旁边的树上,咳嗽了几声,补充道:“没错,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日军夺走九州鼎、破坏龙脉,现在任务已经完成,这就够了。接下来,我们得尽快返回根据地,向赵司令汇报情况,顺便让老烟枪和林先生好好养伤。”
众人点头赞同,稍作休整后,便沿着后山的小路朝着根据地的方向出发。一路上,林晚秋时不时拿出月牙玉,观察它们的反应 —— 玉佩偶尔会发出微弱的绿光,指向某个方向,林仲书说,这是龙脉图在通过玉佩指引他们,未来还有更多需要守护的文物,散落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。
走了约莫三个时辰,前方终于出现了根据地的哨塔。哨兵看到他们,立刻热情地迎上来:“你们可算回来了!赵司令和苏会长都快急坏了,派了好几队人出去接应你们!”
走进根据地,林晚秋看到赵司令和苏墨正站在村口等候。看到他们平安归来,赵司令快步上前,紧紧握住沈青崖的手:“太好了!你们安全回来就好!我们收到消息,日军在邙山帝王谷炸开了禹王墓的石门,却只找到一堆坍塌的石块,气得佐藤当场就把几个士兵给毙了!”
苏墨也笑着说:“看来九州鼎被安全地保护起来了,你们立了大功!守陵会的兄弟们都在等着你们,想听听你们在邙山的经历呢!”
当天下午,根据地举办了简单的庆功宴。宴会上,林仲书将激活龙脉图的经过详细告诉了赵司令和众人,还拿出一张手绘的龙脉图副本 —— 图上除了标注九州鼎的位置,还在江南地区标记了一个红点,旁边写着 “南宋?临安?官窑藏”。
“这是龙脉图通过月牙玉显现的新线索。” 林仲书指着红点,解释道,“临安官窑是南宋时期的皇家瓷窑,藏有大量珍贵的瓷器文物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‘青花龙纹瓷瓶’,瓶身上记载了南宋皇室的藏宝秘闻,很可能与其他华夏瑰宝有关。日军肯定也会通过龙脉图的残片找到这里,我们得赶在他们前面,保护好官窑遗址。”
赵司令看着龙脉图,脸色变得严肃起来:“没错,日军既然能找到邙山,就一定有办法获取龙脉图的残片。我已经收到情报,日军正在调集兵力,朝着江南地区进发,看样子是想对临安官窑下手。护宝联盟必须尽快出发,赶在日军之前抵达临安,保护好那里的文物。”
沈青崖点了点头,眼神坚定:“我们随时可以出发!不过,老烟枪和林先生的伤势还没好,需要留在根据地养伤,陈会长也需要时间整理临安官窑的资料,这次就由我和晚秋,再带几名战士和守陵会的兄弟一起去临安。”
苏墨立刻说道:“我也跟你们一起去!守陵会对江南地区的古墓和遗址比较熟悉,说不定能帮上忙。”
林晚秋看着众人,心里满是期待。虽然知道前往临安的路依旧充满危险,但经历了邙山的生死考验,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害怕的小姑娘,而是能与伙伴们并肩作战的护宝队员。她摸了摸怀里的月牙玉,暗暗发誓:一定要保护好临安官窑的文物,不让日军夺走任何一件华夏瑰宝。
接下来的几天,众人都在为前往临安做准备。陈昌海整理了大量关于临安官窑的资料,包括遗址位置、历史背景和可能存在的机关;苏墨则联系了江南地区的地下交通员,为他们安排沿途的接应;沈青崖则检查了探墓工具和武器,确保万无一失。
出发前的晚上,林晚秋来到父亲的茅草屋。林仲书正坐在桌前,整理着古籍,看到女儿进来,笑着说:“明天就要出发了,怕不怕?”
林晚秋摇了摇头,坐在父亲身边:“不怕,有沈大哥和苏会长陪着我,还有月牙玉保护,我什么都不怕。爹,您放心,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,也会保护好临安官窑的文物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玉骨:民国盗墓秘闻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玉骨:民国盗墓秘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