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明复苏”的计划一落地,四方基地就像上了发条般运转起来。机械基地率先行动,老周带着新加入的机械师,把武器生产线升级成“综合工坊”,一边生产装甲车零件,一边调试小型农具机床——第一批用双能量赋能的镰刀和锄头刚下线,就被送到绿洲基地和灵植谷,张大爷拿着新镰刀试了试,一刀下去就割断了麦秆,激动得直喊:“这玩意儿比以前的快三倍,收割效率能翻一番!”
灵植谷的“疗伤中心”也很快投入使用。柳晴带着医生们,用生命之花的绿光搭配大地之心的能量,制定出“双能疗愈法”,不仅能快速愈合外伤,还能缓解长期被病毒侵蚀的后遗症。之前在红树林牺牲队员的家属,有几位常年被焦虑和旧伤困扰,经过几次疗愈后,脸色明显好了很多,还主动加入了灵植培育队,说要“用这救命的能量,帮更多人”。
绿洲基地这边,林叔把闲置的仓库改成了“联盟图书馆”。侦查队特意去周边废墟搜寻,找回了几百本旧书,有课本、科普读物,还有历史和文学书籍;机械师们还帮图书馆装了“能量书架”,用微弱的绿光滋养书籍,防止纸张发霉。开馆那天,孩子们排着队进去,小心翼翼地翻开绘本,连大气都不敢喘,几位以前是教授的幸存者,主动当起了图书管理员,给孩子们讲书里的故事——讲以前的城市有多热闹,讲春天的公园里有多少花,讲月亮上其实没有怪物,只有圆圆的石头。
磐石营则承担了“文明巡逻”的任务。王虎挑选了三十名经验丰富的士兵,驾驶着改装越野车,在四方安全区的边缘巡逻,不仅要防范变异生物,还要留意废墟里是否有被困的幸存者,以及能回收的文明遗物。没过几天,巡逻队就有了收获——在一座废弃的博物馆里,找回了十几件完好的文物,还有一套完整的天文望远镜,姚浩特意让人把望远镜放在图书馆的屋顶,每天晚上,孩子们都能排着队,透过望远镜看星星,听教授讲“银河”和“地球”的故事。
这天中午,姚浩正在图书馆里,陪着孩子们看天文绘本,对讲机突然响了,是机械基地的老周传来的,声音里满是兴奋:“姚指挥!大突破!我们把智能防御系统和机械核心改造好了,现在能远程操控四方基地的防御塔,还能给装甲车装‘自动净化功能’——以后车辆行驶过的地方,能自动清除地面的病毒,相当于移动的小净化领域!还有,我们找到了一条废弃的地下管道,清理干净后,能把灵植谷的湖水引到绿洲基地和磐石营,以后灌溉再也不用靠雨水,粮食产量还能再提!”
姚浩立刻起身,带着阿凯和苏禾,赶往机械基地。刚到核心控制室,就看到屏幕上显示着四方基地的防御联动图——只要鼠标一点,任意一座基地的防御塔就能立刻瞄准目标,装甲车的参数面板上,“自动净化”的图标正闪烁着绿光。老周指着屏幕上的地下管道图,笑着说:“这条管道以前是城市供水用的,虽然有些地方破损,但用钢材修补后就能用,大概一周就能完工,到时候咱们四方基地,就有‘生命水脉’了!”
苏禾看着管道图,突然眼睛一亮:“要是把大地之心和生命之花的能量,注入管道里,水流就会带着自然能量,流到每一片农田,庄稼肯定长得更好,连土壤里的生机都会更浓!”
“好主意!”姚浩立刻拍板,“老周,你负责修补管道,柳晴那边我去说,让她提前准备好生命之花的能量;苏禾,你跟着管道施工队,沿途给管道注入绿光和蓝光,确保能量能顺着水流扩散。”
接下来的一周,“生命水脉”的工程成了联盟的重点。老周带着机械师和士兵们,钻进地下管道,用钢材修补破损处,管道里又黑又闷,大家身上都沾满了泥土,却没人抱怨;苏禾每天都跟着施工队,累了就靠在管道壁上歇一会儿,手里的大地之心从不离身,一点点把能量注入管道;柳晴则在灵植谷的湖边,搭建了一个“能量注入站”,让生命之花的绿光持续流入管道入口,确保水流带着充足的能量。
第七天下午,管道工程终于完工。姚浩和四方基地的核心成员,都聚集在绿洲基地的农田边,看着老周按下“通水”按钮——清澈的湖水顺着管道,缓缓流进农田,水面上泛着淡淡的蓝绿光芒,水流过的地方,小麦穗子瞬间又饱满了几分,土壤里甚至冒出了细小的绿芽。张大爷蹲在田边,用手捧起带着光芒的湖水,尝了一口,笑着说:“甜的!这水比净化水还养庄稼,今年肯定是大丰收!”
当天晚上,联盟举行了“文明复苏庆典”。四方基地的幸存者们,都聚集到了绿洲基地的广场上——灵植谷带来了新鲜的果实和药材,机械基地展示了新造的农具和装甲车,磐石营的士兵们表演了队列操,绿洲基地则用新磨的面粉和灵植谷的果实,做了满满一桌子饭菜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姚浩大王历险记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姚浩大王历险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