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端实验室隐患彻底清除的半年后,全球迎来了一场“生态丰收季”——亚洲的水杉已经长到两人高,枝叶舒展着遮住了林间小道,珙桐树的“白鸽”落满枝头,风一吹,像无数白色精灵在飞舞;非洲草原的沙棘果实压弯了枝条,牧民们背着竹篮采摘,多穗麦的麦田金黄一片,收割机在田里穿梭,轰鸣声里满是喜悦;美洲森林的水杉幼苗连成了片,林间的野果挂满枝头,猎人带着孩子采摘,还特意留了些给重新出现的松鼠;南极暖房里,小冰的“小花园”又扩大了一倍,青草铺成了柔软的绿毯,草莓藤上结满了果实,甚至有几只驯化后的变异信鸽,在暖房里筑了巢,偶尔会叼着小树枝,给花园添点“装饰”。
全球文明联盟趁这个机会,启动了“生态成果共享计划”——各营地将丰收的粮食、果实、灵植幼苗,通过全域资源网,运往需要的地方。亚洲的多穗麦面粉,送到了南极和非洲;非洲的沙棘果,做成了果酱,分给了美洲和大洋洲;美洲的野果种子,送到了亚洲和南极;南极的冰叶灵植提取物,能增强其他灵植的耐寒性,也被分装成小瓶,运往全球各地。
张大爷作为“全球农业顾问”,忙得脚不沾地——一会儿通过终端,教南极的雪姐给草莓疏花,一会儿又带着农业学员,去非洲草原指导牧民收割多穗麦。有次视频指导时,雪姐拿着一颗超大的草莓,笑着说:“张大爷,您教的方法真管用!这颗草莓比之前的大两倍,小冰说要留着,等下次研学,给您和姚盟主尝尝!”张大爷笑得眼睛都眯了:“好!大爷等着,到时候咱们一起吃草莓,再教你种更多好吃的!”
老周也没闲着,他带着机械班的学员,升级了全域资源网的运输设备——给冷藏车加装了“灵植保鲜层”,能让草莓、野果保存半个月不变质;给运输车装上了“智能导航系统”,能避开所有生态敏感区,还能根据路况自动调整速度,比以前快了三分之一。有次运输车队从亚洲出发,三天就把多穗麦面粉送到了南极,雪姐收到时,面粉还带着刚磨好的麦香,小冰特意用面粉做了麦饼,通过终端给老周直播:“周爷爷,您看!我做的麦饼,给您留了一块,等您来南极吃!”
柳晴则牵头,在全球文明学院开设了“生态丰收实践课”,让各大洲的学员,互相去对方的营地体验丰收——亚洲的学员去非洲摘沙棘,非洲的学员去美洲采野果,美洲的学员去南极种草莓,南极的学员来亚洲看珙桐。有个来自美洲的小学员,第一次看到珙桐花,激动得围着树转了好几圈,用终端拍了好多照片,说要带回去给森林里的小伙伴看:“原来花还能长得像鸽子,太神奇了!以后我要在森林里种珙桐,让森林里也有‘白鸽’飞!”
姚浩则忙着筹备“全球生态丰收节”,他想让全球的幸存者,都能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,也让孩子们知道,现在的好日子,是大家一起努力换来的。丰收节当天,全球两百多个营地同步举办活动——亚洲枢纽的广场上,摆着长长的丰收桌,上面摆满了多穗麦饼、珙桐花蜜、沙棘果酱;非洲草原上,牧民们架起篝火,烤着新鲜的牛羊肉,孩子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;美洲森林里,猎人们用野果做了蛋糕,还组织了“认树比赛”;南极暖房里,小冰和小伙伴们,把草莓、麦饼摆成了“地球”的形状,寓意着“全球共享丰收”。
姚浩站在亚洲枢纽的丰收桌前,手里拿着一个全球文明终端,终端屏幕上同步着全球各地的丰收景象。他对着麦克风,声音传遍全球:“各位同胞,今天是咱们全球的生态丰收节,看着眼前的粮食、果实,看着孩子们的笑脸,我想起了末日里,咱们躲在废墟里啃压缩饼干的日子。那时候,咱们不敢想,有一天能吃上新鲜的草莓、香喷喷的麦饼,能看到珙桐开花、黑犀牛奔跑。现在,这些都实现了,靠的不是一个人、一个营地的努力,是全球每一个人的坚守,是每一个营地的互助。”
终端里,传来了各地幸存者的回应——非洲草原的老首领,举着沙棘果酱,声音洪亮:“姚盟主说得对!以前咱们只能靠放牧,现在既能吃牛羊肉,又能吃麦饼、草莓,这都是联盟给的好日子,以后咱们会更努力,种更多粮食,养更多牛羊,和全球的同胞一起,把日子过得更好!”南极的小冰,举着自己做的“地球”麦饼,大声说:“姚叔叔,以后每年咱们都过丰收节,我要种更多草莓,给全球的小伙伴都尝尝!”
丰收节进行到一半时,全球生态监测中心突然传来好消息:“姚盟主!监测到全球的珍稀动物数量,又大幅增加了!亚洲的朱鹮,从五十多只增加到了一百多只,还出现了好几窝幼鸟;非洲的黑犀牛,从最初的几只,增加到了二十多只,三只幼崽都健康长大;美洲的松鼠、亚洲的野兔,数量也翻了好几倍,全球生态链,越来越完整了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姚浩大王历险记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姚浩大王历险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