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片在我掌心发烫,边缘微微翘起,像是要挣脱我的手指。我盯着它,呼吸压得很低。刚才那一阵震动已经停了,但空气里还残留着某种频率的颤动,和老周说的信号源一致。
苏晴站在控制台前,手指悬在输入区上方,没敢碰。“那东西能打开权限?”她问,声音比平时哑了些。
我没有回答,只是将金属片对准控制台侧面一道极细的缝隙。插进去时有轻微的阻力,随后一声闷响,接口内侧亮起一圈暗红光晕。
屏幕闪了一下,跳出一行字:【LX-01样本认证通过。数据流解密层级开放至C7。】
“可以读取了。”我说。
她立刻开始操作,采用分段加载的方式,一点点提取服务器残存的日志。进度条缓慢推进,每跳动一次,空气中就泛起一丝扭曲,像热浪从地面升腾。我能感觉到零域在体内被牵引,精神力不受控地向左手汇聚。
右臂的碳化已经蔓延到肩胛骨下方,皮肤裂开的地方渗出淡蓝色液体,在袖口凝成硬壳。我抬手撑住桌面,稳住重心。
“你不能再用了。”苏晴看了我一眼,“上次强行建模差点让你昏迷。”
“现在不是选择的时候。”我盯着屏幕,“继续。”
她没再说话,指尖加快动作。随着数据解锁,一组图表缓缓展开——横轴是时间,纵轴是太阳黑子活动强度,另一条曲线标注着“零域响应峰值”。两条线几乎完全重合,每一次能力觉醒都发生在耀斑爆发后的七十二小时内。
“这不是巧合。”她说,“你的能力……是被太阳活动触发的。”
我盯着图谱,脑子里突然闪过李妍的话:“他们用轨道镜阵列聚焦耀斑,引爆电离层。”
如果真是这样,那所谓的“觉醒”,根本不是随机事件。而是人为设定的开关。
“查一下SDS-09号卫星的运行周期。”我说。
她调出日志中的轨道参数,重新整合模型。当新的时间线生成后,我们同时沉默了。
卫星每次经过华东上空,都会释放一次定向能量脉冲,而每一次脉冲之后,全球范围内就会出现新的零域携带者记录。时间差精确到分钟。
“他们在筛选。”我低声说,“不是激活所有人,而是挑选特定基因序列的人。”
苏晴翻到下一页,是一段未加密的实验备注:【第9代继承者培育失败。备用方案启动:利用自然载体进行分布式测试。目标:观察长期环境适应性与社会结构演化趋势。】
“我们是实验品。”她说,“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,只是‘备用方案’。”
我闭了会眼,再睁开时转向意识空间入口。要想确认源头是否真实存在操控,唯一的办法是反向追溯。
“我要进去一趟。”我说。
“你现在状态不对。”她伸手拦我,“刚才那次救援耗尽了储备,要是意识被困在里面……”
“那就得有人把我拉回来。”我看着她,“你在外面守着终端,一旦发现我脑波异常,立刻切断连接。”
她咬了下嘴唇,最终点头。
我盘坐在地,左手按在控制台上,启动领域深层链接。意识脱离身体的瞬间,视野炸开无数光点,每一个都是一条时间线的起点。
画面涌来。
一个我站在废墟中央,手中城市不断扩张,直到吞噬整片大陆,人们跪伏在钢铁高塔下呼喊名字;另一个我选择封闭所有通道,只保留少数人存活,生态稳定却死气沉沉;还有一次,我主动接入灰点系统,献祭全人类换取新世界的快速成型——那个“我”冷静地说:“牺牲不可避免,效率才是生存的核心。”
这些都不是幻觉。它们是可能性的投影,是领域能量在不同选择下催生的未来分支。
我感到一阵撕裂般的压迫,仿佛有无数个“我”在争夺主导权。其中一个靠近我,穿着和我一样的衣服,脸上却没有眼睛,只有一片平滑的皮肤。
“你以为你在建设?”它开口,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,“你只是程序的一部分。每一次建造,都在加固他们的框架。”
我后退一步,集中意念构筑屏障。不是为了防御,而是锚定自我认知。
我不是统治者,也不是毁灭者。我是重建者。
以秩序代替混乱,以生存代替屈服。
那团影子退去了,其他投影也开始模糊。就在即将退出时,我捕捉到一个反复出现的画面:一座漂浮于虚空的城市,下方大地崩解,上方星辰排列成灰点标志的形状——和苏晴刚导出的星图完全一致。
我猛地睁眼,冷汗浸透后背。
“怎么样?”苏晴扶住我肩膀。
“不是自然现象。”我喘着气,“整个系统是外置的。我们在被人观测,也被引导。”
她脸色变了变,正要说什么,角落里传来一声脆响。
我们转头看去,老周正蹲在地上,手里握着消防斧,面前是一堆散落的金属碎片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零域建筑师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零域建筑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