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六章:新的规则
社区大会的会场设在临时搭建的帆布棚下,棚顶的破洞漏下几束阳光,正好打在那块被磨得发亮的黑板上。林夏攥着张凯的手,手心全是汗——今天要表决的新规则,关系到所有人能不能真正摆脱“强制减重”的阴影。
“都安静点!”赵爷爷用拐杖敲了敲地面,他的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,却比任何时候都有力量,“按老规矩,举手表决。”
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三条新规则,字迹是阿杰写的,歪歪扭扭却很用力,笔画里的倔强藏都藏不住:
1. 禁止任何形式的强制减重,健康标准由居民共同制定,拒绝规则组的体重红线。
2. 粮食生产归社区集体所有,按劳动分配,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者享有优先配给权。
3. 设立监督委员会,由各年龄段居民代表组成,每周公示粮食消耗和分配记录,谁也别想搞特殊。
“第一条,同意的举手!”赵爷爷的拐杖又敲了敲地面。
林夏几乎是立刻就举起了手,张凯紧随其后。她环顾四周,棚子里瞬间竖起一片手的森林——有护孙队的老人,他们的手颤巍巍的,却举得笔直;有工厂罢工回来的工人,手掌上还带着茧子;还有孩子们,举着比自己脸还大的手,奶声奶气地喊“同意”。林夏的目光扫过角落里那几个曾是规则组成员的人,他们低着头,也慢慢举起了手。
“全票通过!”赵爷爷的声音里带着哽咽,“第二条!”
举手的速度更快了。林夏想起幻想里写过的“粮食堆成山”,再看看现实中大家手里攥着的半块土豆,突然觉得这半块土豆比幻想里的山还重。张凯凑到她耳边低语:“我爸当年就是因为想让孩子们多分点粮食,才被规则组扣上‘囤积’的帽子……”他的声音很轻,却像锤子敲在林夏心上——那些幻想里“顺利分配”的幻想,原来每一个字都浸着血。
“第三条!”
这次举手时,林夏注意到阿杰。他站在黑板旁,手里还攥着半截粉笔,看到所有人都举手后,突然蹲在地上哭了。他的16岁生日刚过没多久,因为拒绝签署减重协议,体重从45公斤掉到32公斤,现在还在恢复期,手腕细得像根柴禾。林夏走过去拍他的背,才发现这孩子是喜极而泣。
“哭啥!”赵爷爷笑骂道,“新规则定了,就得守。阿杰,你把这规则抄一百遍,贴到社区各个角落去!”
“抄两百遍都行!”阿杰抹着眼泪站起来,抓起粉笔就往黑板上补了一行字:“监督委员会成员,今天就报名!”
棚子里顿时热闹起来,大家涌到登记台前,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荐人选。林夏被推上去当记录员,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,写下一个个名字:赵爷爷(68岁,护孙队)、张凯(28岁,工人)、小宇(12岁,学生)……写着写着,她突然想起幻想里那个“规则组自动分配福利”的情节,忍不住笑了——哪有什么自动分配,所谓公平,从来都是争出来的。
傍晚散会时,夕阳把帆布棚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林夏抱着登记册往家走,张凯提着半袋新收的土豆跟在旁边。路过收容所旧址时,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墙上贴阿杰抄的规则,其中一张被风吹掉了,露出底下规则组留下的标语:“体重低于35公斤者,视为社会负担”。
“撕了吧。”张凯说着就去扯那张标语,却被林夏拦住了。她从登记册上撕下一页纸,重重地贴在标语上面,纸上是她刚写的话:“我们的体重,我们自己说了算。”
晚风拂过,新贴的纸哗哗作响,像在应和着什么。林夏抬头看向天空,晚霞红得像火,她突然明白,之前幻想里那些“美好结局”不是骗自己,而是心底的火苗——现在,这火苗终于烧了起来,照亮了手里的土豆,照亮了墙上的新规则,也照亮了每个人眼里的光。
“明天开始,咱们的土豆田要扩种了。”张凯碰了碰她的胳膊,“监督委员会第一个任务,就是分种子。”
林夏低头看着登记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,突然觉得,这册子里的每个名字,都比幻想里任何一个“完美角色”都鲜活。他们或许还带着规则留下的伤痕,或许还在为一口饱饭奔波,但当他们举起手的那一刻,就已经赢了。
新的规则,不是写在纸上的字,是攥在每个人手里的土豆种,是孩子们贴规则时踮起的脚尖,是赵爷爷敲在地上的拐杖声——是他们终于敢说“不”的勇气。
喜欢失去控制的体重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失去控制的体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