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野喝着薄荷茶,晚风带着后山草木的清香吹过来,院子里还能听到姐妹们收拾丝线、整理绣绷的窸窣声,远处传来几声狗吠,衬得东河村的夜晚格外安宁。
“以后咱还得把‘溪香绣’做得更大,”晚星靠着门框,眼里闪着亮闪闪的光,“不光卖香囊,咱还能做刺绣手帕、靠垫套、桌旗,甚至跟服装厂合作,把咱的手工刺绣印到衣服上,让更多人知道咱东河村的手艺。”
程野点点头,心里也是这么想的:“等这批订单赶完,咱就把作坊扩建一下,旁边那间闲置的老房子俺跟村支书说好了,租下来打通,再添点设备,让大家干活更方便。对了,经销商那边的批量订单,你得盯着点,别出岔子,尤其是包装和发货,不能让人家失望。”
“放心吧,”晚星笑着说,“我已经跟孙磊交代过了,批量订单单独打包,用高端点的包装,每个都贴好标签,注明功效和保质期,发货前我再抽查一遍,保证没问题。”
正说着,王小梅跑了过来,脸上带着点着急:“程野哥,晚星姐,刚才有个经销商私信我,说想追加两百单桂花款,还问能不能三天内发货,他要赶在旅游节前摆到店里卖。”
程野皱了皱眉:“三天?现在桂花款还没正式量产呢,样品刚绣出来几个,这咋赶得及?”
晚星也有点犯难:“桂花款的香料还没准备好,桂花开得还不够盛,而且新学员还没熟练掌握桂花图案的针法,一天顶多绣十几个,两百单确实有点难。”
王小梅说:“那经销商说,要是能按时发货,他愿意每单多付五块钱,还说以后长期跟咱合作,每月至少拿五百单。”
“这诱惑力倒是不小,”程野摸了摸下巴,“要不这样,俺明天一早带几个人去后山摘桂花,能摘多少是多少,再跟老周头说,把之前晒干的桂花先凑合用点,香料不够就少放一点,保证香味就行。针法方面,让李婶和刘婶带头绣桂花款,新学员继续绣简化版的薄荷和艾草款,把熟练工都集中到桂花款上,说不定能赶出来。”
晚星想了想:“也只能这样了。我现在就把桂花款的针法再简化一下,把花瓣的纹路减少几道,这样绣起来更快,还不影响美观。另外,我再联系一下王总监,问问平台能不能提供临时仓储服务,要是实在赶不完,先把一部分货发过去,剩下的后续补上。”
“行,就这么办!”程野拍了拍手,“王小梅,你回复经销商,说我们尽量赶,三天内先发一百单,剩下的一百单五天内发完,问他能不能接受。”
王小梅赶紧点头:“好嘞,我现在就回复他!”
第二天一早,天刚蒙蒙亮,程野就带着孙磊、老周头和几个年轻的学员往后山去了。后山的桂树林有十几棵老桂树,树干粗壮,枝叶繁茂,金黄色的桂花挂满了枝头,远远就能闻到浓郁的香味。
“俺们轻着点摘,别把树枝折断了,明年还得靠它们开花呢!”程野一边说,一边拿起竹竿轻轻敲打树枝,桂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,孙磊和学员们拿着布单在下面接着,不一会儿就接了满满一布单。
老周头也没闲着,拿着剪刀修剪过密的枝叶,嘴里念叨着:“这些枝叶剪了,明年开花更旺。桂花摘下来得赶紧晒干,不然容易发霉,香味也会散掉。”
几个人忙了一上午,摘了足足两大筐桂花,回到作坊的时候,李婶和刘婶已经带着几个熟练工开始绣桂花款了。晚星正在教大家简化后的针法,见程野他们回来了,赶紧迎上去:“摘了这么多?太好了!我已经把晒桂花的竹席准备好了,赶紧摊开晒干。”
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桂花摊在竹席上,放在院子里晒太阳,阳光洒在金黄色的桂花上,香味弥漫了整个作坊。程野拿起一个刚绣好的桂花款香囊,米白色的棉麻布料上,金黄的桂花环绕着“溪香绣”的logo,针脚细密,看着特别精致。
“真香!”程野凑到鼻子前闻了闻,“比薄荷和艾草的香味更醇厚,秋天用正好,寓意也吉祥,肯定好卖。”
晚星笑着说:“经销商已经同意了,先赶一百单,三天内发货。我刚算了一下,现在熟练工有八个,每人一天能绣五个桂花款,三天就是一百二十单,刚好能完成任务,剩下的一百单让新学员熟练后再绣。”
正说着,村支书带着两个中年妇女走进了作坊,笑着说:“程野,晚星,这是俺村西头的王嫂和张嫂,听说你们作坊招新人,特意来报名的。王嫂以前在服装厂干过,会用缝纫机,张嫂针线活也不错,绣过鞋垫和门帘。”
王嫂笑着说:“程野,晚星,俺早就想来你们作坊了,之前家里有事走不开,现在孩子上学了,俺也能出来挣钱了。俺会踩缝纫机,裁剪布料、锁边这些活都能干,肯定不给你们添麻烦。”
张嫂也说:“俺针线活虽然比不上李婶她们,但俺愿意学,学得快,你们让俺干啥俺就干啥,工资少点没关系,只要能挣钱就行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时光里的细水流长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时光里的细水流长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