牢房的日夜,靠走廊尽头那方小窗光线的明暗交替来勉强分辨。不知过去了多久,或许是两天,或许只有一天,时间在饥饿、寒冷和未知的等待中被拉得无比漫长。
云芷蜷缩在角落里,那片写着“账册”二字的微小纸屑,早已被她谨慎地处理掉,但这两个字却如同烙印,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,与之前获得的有限线索不断碰撞、组合。
小蝶,一个背景简单的杂役。
翠浓,花魁牡丹的贴身侍女,失踪。
牡丹,花魁,生死不明,其住处成为焚尸现场。
账册……一个可能存在的、值得用杀人放火来掩盖的秘密。
信息依然支离破碎,但凭借多年刑侦画像师的职业本能和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储备,云芷开始在脑中尝试进行犯罪心理侧写(Criminal Profiling),并重建犯罪现场。
她闭上眼,摒弃牢房的阴冷和不适,将全部心神沉入思维的推演空间。
凶手侧写:
1. 熟悉环境: 凶手必须对百花楼的布局了如指掌。能够选择牡丹的香闺作为焚尸地点,并清楚如何在纵火后(或纵火同时)确保火势能有效毁灭证据,同时又不至于立刻引发全面恐慌和有效救援,这需要内部知识。凶手可能是百花楼内部人员,或是与百花楼关系极其密切、频繁出入之人。
2. 具备力量与权势(或借助权势): 杀人(扼颈)、搬运尸体、纵火、处理后续痕迹(包括让翠浓失踪),这一系列行动需要体力、协调能力和一定的胆识。更重要的是,能在百花楼这种鱼龙混杂之地完成这一切而不留明显破绽(至少在初步勘查下),凶手很可能拥有某种程度的权势或威慑力,能让他人闭嘴或配合,或者,他背后站着这样的人。
3. 冷静且计划周密: 整个案件呈现出一种“替换”和“掩盖”的逻辑。杀小蝶替代牡丹,制造牡丹已死的假象。这需要冷静的头脑和相当周密的计划,绝非临时起意。凶手思维缜密,可能事先进行过演练。
4. 动机指向“秘密”: 核心动机很可能是为了保护一个重大的秘密。这个秘密可能与牡丹有关,可能与百花楼的某些非法勾当有关(账册?),也可能牵扯到更上层的人物。小蝶很可能意外知晓了这个秘密,从而招致杀身之祸。翠浓的失踪,要么是灭口,要么是她本身也深度参与其中,事后被处理或自行隐匿。
现场重建推演:
云芷在脑中模拟着犯罪过程:
· 时机选择: 深夜,百花楼营业将歇未歇,人员相对疲惫松懈之时。
· 地点选择: 牡丹香闺。此处相对独立,隔音较好,且以牡丹的身份,旁人不会轻易打扰,是作案和暂时藏匿尸体的理想场所。
· 行动步骤:
1. 控制并杀害小蝶(可能先以某种理由将其诱至牡丹房间)。
2. 处理牡丹(使其消失,是绑架、杀害另藏他处,还是合作隐匿?)。
3. 将小蝶尸体放置于牡丹床上,布置纵火装置(可能利用灯油、蜡烛等物,制造意外起火假象)。
4. 点火,并在火势蔓延到一定程度、足以破坏现场但尚未完全失控前离开(或通过密道等途径离开)。
5. 处理翠浓(灭口或安排其隐匿)。
6. 利用权势或提前打点,影响最初的现场勘查和定性。
推演至此,云芷感到一阵寒意。这个凶手,或者说这个阴谋的策划者,心思之缜密,手段之狠辣,绝非寻常人物。
她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。仅仅等待萧绝的调查,太被动了。而且,萧绝对她的怀疑并未消除,她需要展现出更多的价值,不仅仅是“画得像”,而是真正能助力破案的洞察力。
她需要沟通,需要将自己这些基于逻辑的推测,传递给那个掌握着决定权的人。
直接要求提审?未必能如愿,且显得过于急切。
她想到了一个办法——画。
既然萧绝因为她的画注意到了她,那么,她依旧用画来传递信息。
“官爷。”云芷挣扎着站起身,走到牢门边,对着外面偶尔巡逻经过的狱卒轻声呼唤。
一个面色不耐烦的狱卒走过来:“什么事?吵什么吵!”
云芷垂下眼睫,做出谦卑恳求的姿态:“官爷,民女……民女想起一些关于那焦尸案的事情,心中有些想法,想……想画下来,或许对王爷、对捕头大人查案有所帮助。能否求官爷给民女一些纸笔?哪怕是炭块和废纸也行……”
那狱卒闻言,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和犹豫。上面确实吩咐过要看紧这个女囚,但也没说不准她写字画画,而且听说这女子画技神奇,连王爷都惊动了。
“等着!”狱卒权衡了一下,最终还是不想多事,更怕万一这女子真有什么发现,自己阻拦了会吃罪。他转身离开,不多时,拿来几张粗糙的草纸和一小截用布条缠住的、烧焦的细木炭——这通常是狱中记录囚犯名册或让囚犯画押用的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绘骨师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绘骨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