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出自己(六)
红裙子被塞进废弃邮筒那声刺耳的“嗤啦”声,像一道无形的闸门,在王媚心里重重落下,隔开了某些东西。婚介所那粉红色的幻梦彻底碎了,连同那条用6888元买来的、虚妄的“嫁出去”的捷径。出租屋的空气似乎都跟着轻快了些,虽然依旧闷热,依旧弥漫着灰尘和樟脑丸的气息,但少了角落里那个廉价塑料袋散发的、令人窒息的虚假光晕。
然而,现实的重量并未减轻分毫。那三万块,像一块沉甸甸的、棱角分明的石头,实实在在地压在心口,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它的存在感。王媚的节省到了近乎自虐的地步。午餐是彻底的白米饭,连酱油汤都省了,就着厂里免费的、寡淡得几乎没有味道的白开水咽下去。晚餐的清水挂面里,偶尔飘着的几片菜叶成了唯一的奢侈。她像个嗅觉灵敏的拾荒者,在车间里搜寻着一切可以换钱的边角料:废弃的包装带、还能用的塑料卡扣、不小心掉落的、品相尚可的电子元件……攒够一小袋,就卖给巷子口那个同样佝偻着背的收废品老头。每次换回几张皱巴巴的零钱,她都小心翼翼地叠好,放进那个用旧作业本纸折成的钱包里。
一个月下来,钱包鼓了一点点。她数了又数:三百七十五块六毛。这点钱,在庞大的三万块债务面前,渺小得像沙漠里的一粒沙。她捏着那薄薄一沓纸币,指尖能感受到它们粗糙的纹理,也仿佛触摸到了时间的漫长和残酷。照这个速度,不吃不喝,也要近十年才能还清。十年!父亲等不了,母亲等不了,王海平……更等不了。陈芳的话像魔咒一样在耳边回响:“海平哥最近好像更拼了,包了个小工程,天天熬通宵,人都瘦了一圈……”
一股冰冷的绝望感再次攫住了她。靠这样蚂蚁搬家似的节省,根本是杯水车薪。父亲后续的康复需要营养,家里需要开销,王海平的血汗钱不能拖……怎么办?
“要么靠自己能有高薪,这……另外就是嫁有钱的老公……”这个念头像幽灵一样,又一次悄然浮现。但这一次,它带来的不是动摇,而是一种更深的、近乎本能的排斥和恶心。嫁有钱的老公?像红姐推销的“李老板”?六十多岁,用钱买断她的人生?她想起林先生那评估牲口般的眼神,想起王海平那朴实的“两千块家用”的提议。不!她猛地摇头,仿佛要把这些念头甩出去。她不想再把自己当成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,不想再为了钱去委屈自己,去迎合一个“谈不来”的人。那种赤裸裸的交易感,比贫穷本身更让她窒息。
可是,高薪?对她一个只有初中文凭、在流水线上做了十年质检的女工来说,高薪在哪里?东莞的夜晚,霓虹闪烁,高楼林立,那些亮着灯的写字楼里,那些穿着光鲜出入高档场所的人们,他们的世界,对她而言遥不可及。
一天下班,王媚疲惫地穿过那条堆满杂物的巷子。巷子深处新开了一家小小的裁缝铺,门口挂着一块简陋的木板招牌:“老李缝纫”。昏黄的灯光从敞开的门里透出来,伴随着缝纫机“哒哒哒”的、规律而有力的声响。王媚下意识地停下脚步,朝里望去。
一个头发花白、戴着老花镜的干瘦老头正坐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,专注地踩着踏板。他粗糙的手指灵巧地引导着一块深蓝色的布料在针板下移动,针脚细密而均匀。旁边堆着一些待缝补的工装裤、磨损的帆布包,还有一些裁剪好的、颜色鲜艳的碎花布片,大概是附近居民要做窗帘或床单的。
老李抬起头,看到站在门口的王媚,推了推老花镜,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:“姑娘,要缝东西吗?”
王媚摇摇头,目光却无法从那台运转的缝纫机和老李灵巧的手指上移开。那“哒哒哒”的声音,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,钻进她的耳朵里。她忽然想起小时候,母亲也有一台类似的缝纫机。家里拮据,她和弟弟的衣服破了,都是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缝补好。母亲的手指也是这样粗糙,但动作却无比温柔流畅。
“我……我就看看。”王媚有些局促地说。
“没事,随便看。”老李又笑了笑,低下头继续干活。他拿起一条磨破了膝盖的牛仔裤,翻到里面,熟练地剪下一块颜色相近的布料,比对着破洞的形状,开始仔细地缝合。
王媚看着那细密的针脚一点点覆盖住破洞,仿佛伤口被温柔地抚平。一种久违的、带着烟火气的踏实感,从心底某个角落悄然升起。这双手,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技艺,换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报酬。不像流水线上,她只是庞大机器里一个随时可替换的螺丝钉,动作机械,价值模糊。
“李伯,”王媚鬼使神差地开口,声音有些干涩,“您……您这手艺,收学徒吗?”
老李停下手中的活,再次抬起头,透过老花镜仔细打量着王媚:“你想学?”
“嗯!”王媚用力点头,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急切,“我想学!我……我手不笨,在厂里也是做细活的!”她下意识地伸出手,想证明什么。那是一双属于女工的手,指节不算纤细,甚至有些粗糙,但指甲剪得很短,干干净净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