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无情地跳动着,像擂响的战鼓。百日誓师大会在操场举行,巨大的红色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,校领导激昂的演讲通过喇叭震得人耳膜发麻,各班的口号声此起彼伏,汇成一片沸腾的、令人心悸又热血澎湃的海洋。
“高三(七)班!我们的口号是——”班长陈爽站在队伍最前面,声嘶力竭地领喊。
“拼尽全力!无悔青春!金榜题名!七班必胜!”全班同学扯着嗓子跟吼,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嘶哑。
在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浪里,曾岚和王萌并排站着。曾岚能感觉到旁边王萌胸腔的震动,能听到他同样用力呼喊的声音。周围的同学都激动地挥舞着拳头,肩膀互相碰撞着。在这种集体性的狂热氛围裹挟下,曾岚和王萌的身体也不可避免地随着人群的晃动而靠近、分开、又靠近。一次剧烈的口号挥舞中,曾岚的手肘不小心碰到了王萌的手臂。
没有预想中的触电般的弹开。
没有刻意僵硬的躲避。
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。
两人都沉浸在集体的呐喊中,目光直视前方主席台上挥舞的旗帜,仿佛刚才那一下极其自然的触碰,只是拥挤人群中最微不足道的摩擦。曾岚的心跳平稳,王萌的呼吸也没有丝毫紊乱。那一刻,那曾经引发轩然大波、让他们如坐针毡的肢体接触,在高考冲锋号角的巨大声浪里,在“必胜”信念的集体催眠下,变得如此微不足道,自然得如同呼吸。课桌间那道曾经深不见底的鸿沟,在誓师大会的磅礴气势和共同目标的映照下,仿佛被瞬间填平了。不是刻意弥合,而是在更大的洪流面前,个人的沟壑显得如此渺小。
誓师大会的余热尚未散去,最后一次、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全市统一模拟考的成绩揭晓了。当成绩单发到手上时,曾岚屏住了呼吸,目光急切地搜寻着那个牵动她所有神经的数字——数学:121分!
一股巨大的、带着酸涩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。她用力眨了眨眼,才没让眼泪掉下来。这个分数,比她上次模拟考足足提高了近三十分!虽然离顶尖还有差距,但对她而言,是冲破瓶颈、重拾信心的里程碑。她下意识地、几乎是带着感激地看向旁边的王萌。
王萌也正看着自己的成绩单,眉头微蹙,似乎在分析错题。他感觉到了曾岚的目光,抬起头。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。没有尴尬,没有闪躲,只有一种彼此心领神会的平静,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、为对方(也为自己)的进步而产生的、纯粹的战友情谊般的慰藉。王萌的嘴角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,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。
曾岚也微微颔首,嘴角扬起一个如释重负的弧度。她拿起笔,在草稿纸的空白处,飞快地写下两个字,然后将纸轻轻推到了两人课桌的中间位置。
那两个字是:谢谢。
王萌的目光落在纸上,停留了几秒。他没有写字回复,只是伸出右手,不是去碰那张纸,而是拿起自己的水杯,拧开,喝了一口水。动作自然流畅。放下水杯时,他的手指不经意地、极轻地在桌面上点了两下。那细微的声响,淹没在课间嘈杂的背景音里,却清晰地落在曾岚心上。
没有言语,没有眼神的再次确认。但曾岚知道,他收到了。那份压抑在无数张试卷和分数条下的沉重尴尬,那份因情绪失控而造成的尖锐伤害,那份被班长审视带来的额外难堪,在无数次冰冷的错题分析、无数次高效的信息传递、无数次为共同目标并肩作战的无声协作中,在模拟考成绩突破带来的短暂慰藉里,在誓师大会的集体狂热冲刷下,终于,以一种近乎磨损的方式,结上了一层厚厚的、粗糙但坚韧的痂。它不再流血,不再刺痛,虽然摸上去依然能感觉到下面深刻的痕迹,但至少,它允许他们以最接近“正常”的姿态,肩并肩地坐在同一张课桌前,迎接那即将到来的、决定命运的最终战役。
高考倒计时的最后几天,教室里的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。每个人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和梳理。曾岚和王萌之间的交流,也进入了最纯粹的“实战”状态。
“向量题,基底转化注意方向。”王萌在曾岚摊开的错题本上写下一行提示。
“英语作文模板,第三段可以加这个过渡句。”曾岚把一张纸条推到王萌面前。
“理综时间分配,物理大题最多留45分钟。”王萌看着手表,低声提醒。
“嗯。”曾岚点头,快速调整着自己桌上的模拟卷顺序。
没有多余的话,每一个字都指向唯一的目标。课桌的距离,在最后冲刺的硝烟里,被压缩到了极限,仿佛只剩下两张并排的试卷,和两颗为同一场战斗而高速运转的心。那层结痂的划痕,在巨大的压力下,似乎也被暂时遗忘在角落。高考,像一个巨大的黑洞,吞噬了所有的个人情绪和过往芥蒂,只剩下最纯粹的生存本能和对未来的孤注一掷。
终于,那一天到了。
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