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沙发上的咖啡渍(九)
平板电脑的光映在罗怀玉脸上,她咬着下唇,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。这已经是本周第五幅设计稿了——一片抽象的女性形体中孕育着星辰宇宙,线条柔和却充满力量。她点击保存,将作品命名为《孕育·五》,然后发给了等待已久的客户。
完成了?周平安从厨房探头,手里拿着搅拌碗,围裙上沾着面粉。
罗怀玉点点头,伸展了一下因久卧而酸痛的背部:客户要的系列最后一幅。他们说可能会选登《设计家》杂志。
周平安放下碗,在围裙上擦了擦手,走过来仔细端详屏幕:这比你以前的作品更有...深度。他斟酌着用词,像是能直接触摸到情感。
罗怀玉轻触画面中央的星辰漩涡:卧床这一个月,我好像能看见以前忽略的东西。她指了指窗外,比如那片树叶的脉络,阳光穿过它的方式...以前总是太忙,现在被迫慢下来,反而看得更清楚了。
周平安俯身亲吻她的额头:这就是艺术家的优势——能把限制变成特色。
他的话让罗怀玉想起那位截肢后创作出震撼雕塑的艺术家。卧床确实像一种截肢,剥夺了她的行动自由,却意外地锐化了其他感官。这组《孕育》系列就是证明——客户说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打动人心的作品。
厨房传来定时器的声,周平安匆匆回去照看烤箱。自从罗怀玉被要求绝对卧床,他迅速掌握了基础烹饪,甚至挑战起了烘焙。虽然成品时好时坏,但那份执着令人动容。
母亲推门进来,手里拎着菜篮,发梢沾着细雨。外面湿冷得很,她抖落伞上的水珠,我买了黑鱼,炖汤对胎盘恢复好。
罗怀玉接过母亲递来的热毛巾擦手,注意到她冻得发红的指关节。妈,你手套呢?
落在菜场了,老了记性差。母亲摆摆手,转身去厨房帮忙。罗怀玉望着她的背影,想起上周发现的秘密——那本藏在母亲行李箱底部的产科笔记本。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病例分析和护理心得,最后一页却是一封未寄出的信,写着对放弃事业的不甘与对新生女儿的爱如何交织成复杂情感。
当时罗怀玉泪流满面,现在想来,或许正是这种复杂让母亲对她的保护近乎偏执——既希望女儿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,又害怕她重蹈覆辙。
厨房里传来母亲指导周平安处理黑鱼的声音:...鱼鳃一定要去干净,不然汤会苦...对,就是这样,你学得很快。
罗怀玉微笑起来。曾经强势得让她喘不过气的母亲,如今能用如此平和的语气传授经验;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周平安,现在认真记下每道菜的火候秘诀。变化悄然发生,像春雨浸润干涸的土地。
她拿起平板电脑,打开一个新文件,开始勾勒新的构思——一组关于传承与变化的插画。指尖在屏幕上舞动,线条流畅地延伸,仿佛有某种力量借她的手在表达。
周平安端着午餐出来时,罗怀玉已经沉浸创作近两小时。先吃饭,他轻轻抽走平板电脑,医生说你要定时补充营养。
餐盘里是黑鱼豆腐汤、蒸南瓜和杂粮饭,摆盘意外地精致。罗怀玉注意到南瓜被切成小块,方便她躺着进食。进步很大,她尝了口鱼汤,鲜香不腥,可以开餐馆了。
周平安耳根微红:妈教的。他帮她调整靠枕,对了,下午李教授要来看监测系统原型。
李教授是周平安母校的医学院院长,偶然得知他的家庭监测设备后非常感兴趣。他要投资?罗怀玉问。
只是学术交流,周平安谨慎地说,但眼睛亮了起来,不过如果临床验证通过,确实有可能产品化。
罗怀玉捏了捏他的手:会通过的,它救了我们多少次?
确实,过去两周里,这套简陋的设备已经三次提前预警罗怀玉的宫缩异常,让他们能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。最危险的那晚,远程传输的数据甚至让产科主任决定连夜赶来出诊。
下午三点,李教授如约而至。这位银发学者对周平安的改装赞不绝口:思路很巧妙!把专业医疗设备家庭化,正好填补了院外监护的空白。他试戴了传感器,数据传输延迟多少毫秒?
罗怀玉躺在沙发上,听着两人热烈讨论技术参数。周平安的声音越来越自信,时不时冒出几个专业术语,完全不像两个月前那个为失业恐慌的职场人。困境似乎打磨出了他内在的某种特质,就像河水流经岩石反而更加清澈。
送走李教授后,周平安难掩兴奋:他建议我们申请创新医疗设备绿色通道!说这个对高危孕妇家庭监护很有价值。
罗怀玉正要回应,突然一阵尖锐的疼痛从下腹窜上来。她倒抽一口气,本能地按住肚子。监测系统立刻发出警报,屏幕上宫缩曲线剧烈波动。
怀玉!周平安扑到监测屏前,宫缩强度70,间隔三分钟...太频繁了。他迅速拨通产科电话,同时按下系统上的紧急传输键,将实时数据发送给医院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