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婚(六)
第六章 回转
省城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将阳光过滤成柔和的淡金色。林晓坐在靠窗的位置,面前摊开着培训资料,目光却落在手机屏幕上。陈志刚发来一段视频:小雨穿着舞蹈服,在客厅里转圈,像只笨拙的小天鹅。
第一次独立帮她扎舞蹈辫,失败三次才成功。陈志的文字里透着掩饰不住的骄傲。
林晓放大视频,仔细观察小雨的发型。辫子确实歪歪扭扭,但比起第一天那个惨不忍睹的马尾,已经是巨大进步。她想起过去每次舞蹈课前,自己天不亮就起床给小雨编发的日子。那时陈志总是蒙头大睡,偶尔被吵醒还会抱怨几句。
妈妈,我好看吗?小雨冲着镜头喊。
林晓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,最终回复:美极了,像真正的芭蕾舞演员。
发完这条,她犹豫片刻,又补了一句:辫子扎得不错。
几乎是立刻,陈志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,接着是:比你差远了。今天找舞蹈袜找了半小时,最后发现在洗衣机里没拿出来晒。
林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她能想象陈志翻箱倒柜的狼狈样子,这个曾经连袜子都要她递到手上的男人,现在正一点点学习最基本的家务。
林晓?
一个声音打断她的思绪。张敏站在桌前,手里拿着两杯咖啡。找了你好久。明天的案例分享准备得怎么样了?
林晓合上手机。差不多了。她接过咖啡,温热透过纸杯传到掌心。
张敏在她对面坐下,瞥了眼她手边的《孤独星球》:计划旅行?
只是...随便看看。林晓轻抚书脊。这本书她带了整整一周,却始终没有勇气真正翻开。
我和前夫蜜月去的巴厘岛。张敏啜了口咖啡,离婚后我独自去了冰岛,站在黑沙滩上那一刻,突然明白婚姻不该是牢笼。
林晓望向窗外。图书馆外有一对年轻情侣正头碰头共用一个耳机,女孩突然笑起来,男生自然地吻了吻她的发顶。这画面让林晓想起大学时的陈志,那个会为她排队三小时买演唱会票的男孩。
你知道吗,张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,我最近开始约会了。
林晓收回视线:哦?什么样的人?
离异,有个女儿。张敏的眼睛亮起来,关键是,他独自抚养孩子五年,比我还了解儿童心理。
听起来不错。林晓搅拌着咖啡,你们...有结婚打算吗?
张敏大笑:才三个月!不过说真的,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,我现在更清楚自己要什么。她凑近一些,有时候我在想,如果当年我和前夫能像现在这样坦诚沟通,或许不会走到离婚那步。
林晓怔住了。这段时间她一直把张敏当作成功离婚的典范,从没想过对方也会有这样的反思。
当然,他家暴是底线问题。张敏补充道,但你不一样,你丈夫...听起来只是普通的婚姻倦怠。
普通的婚姻倦怠。这个词像把钥匙,轻轻打开了林晓心里某个锁住的门。她想起陈志最近的改变,想起他笨拙但真诚的努力,想起昨晚电话里他说我才知道你每天要记这么多事时语气里的愧疚。
培训结束后有什么计划?张敏问。
林晓的目光落回《孤独星球》上。书签露出的那一页,恰好是挪威峡湾的照片——她和陈志曾经约定要一起去的地方。
回家。她轻声说,然后...也许给我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。
回到酒店,林晓拨通了家里的视频电话。小雨红扑扑的小脸立刻填满屏幕:妈妈!爸爸今天带我去买新书包了!
镜头转向陈志,他看上去疲惫但满足:她原来的书包带子断了。我缝了半天没弄好...
爸爸缝得像个大蜘蛛网!小雨咯咯笑着插嘴。
林晓看着父女俩互动的样子,胸口泛起一阵温暖。这个场景如此普通,却又如此珍贵——陈志终于不再是那个缺席的父亲了。
对了,陈志像是突然想起什么,我今天收拾书房,找到了这个。他举起一张照片,是他们在青海湖的合影,年轻的林晓靠在陈志肩头,两人笑得无忧无虑。
记得吗?你说要在三十岁前去看极光。陈志的声音柔软下来,我们...还来得及实现它。
林晓的喉咙发紧。她当然记得。那是他们婚前的约定,后来被房贷、育儿和工作一点点挤到记忆角落。
妈妈,你什么时候回来呀?小雨的小脸又挤进画面,爸爸说我们要一起去吃火锅!
很快,宝贝。林晓眨掉眼角的湿润,妈妈很想你。
爸爸也想你!小雨突然大喊,然后是一阵嬉闹声,显然陈志在试图夺回手机。
最终画面稳定下来,陈志的脸占据了整个屏幕。他看起来有些狼狈,但眼神异常清澈:她说得对。我...很想你。
这一刻,林晓感到心里那道筑了八年的墙,出现了一丝裂缝。
培训的最后一周,省分行组织参观新落成的金融中心。站在三十八层的观景台上,整座城市尽收眼底。林晓扶着栏杆,第一次看清这座城市的布局——蜿蜒的河流将城市分为南北两岸,无数桥梁将它们连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