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奶的存折(一)
> 奶奶在陈锐大学开学那天,悄悄塞给他一张存折:“别让你爸妈知道。”
> 每月1000元额外生活费,让陈锐很快成了同学眼里的“小富哥”。
> 毕业旅行时,奶奶两万元的“巨款”更让他豪掷千金,朋友圈里光鲜亮丽。
> 进入职场后,习惯了用钱解决一切的他,却在一次重要项目上栽了跟头。
> 当他想再次用钱“买通”关系时,对方冷笑着推开他的“诚意”:
> “小伙子,有些事,钱真买不来。”
> 他失魂落魄回到家,摸出奶奶的存折,发现最后一页夹着张泛黄的纸条……
录取通知书像块烧红的烙铁,烫得陈锐手心发麻,也烫亮了全家的眼睛。父母围着他,笑声和眼泪混在一起,在小小的客厅里发酵着骄傲与压力。唯有角落里的奶奶,安静得像片影子,枯瘦的手却在他背上轻轻拍着,一下,又一下,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暖意。
临行前夜,喧嚣终于沉淀下去。陈锐在灯下最后一次清点行李,奶奶的脚步声轻得像猫,挪到他身边。她没说话,只从洗得发白的旧布衫深处,摸出一个小布包,层层叠叠的油纸裹得严严实实。她干枯的手指笨拙地解开绳结,最后露出里面一个薄薄的、印着暗红国徽的棕色小本子。
“锐娃,”奶奶的声音又轻又哑,像风吹过破旧的窗纸,“拿着。省着点用……别让你爸妈知道。”她把那本子不由分说地塞进陈锐背包最深的夹层里,冰凉的塑料封皮蹭过他的指尖。陈锐一愣,低头对上奶奶浑浊却异常清亮的眼睛,里面盛满了某种他当时无法完全读懂、却沉甸甸得让他心头发烫的东西。
他喉咙发紧,只重重地点了点头。那本小小的存折,仿佛一块带着奶奶体温的炭火,悄然埋进了他远行的行囊深处。
城市的霓虹第一次在陈锐眼前炸开时,炫目得令人晕眩。父母每月按时汇来的生活费,像精密的齿轮,勉强维持着学业机器的最低运转。然而齿轮之间总有难以啮合的缝隙——课本上没标价的参考书,同学随口提议的周末聚餐,篮球场上别人脚上崭新的球鞋……这些缝隙,很快被奶奶存折里每月雷打不动汇入的一千元,无声无息地填平了。
起初,他小心翼翼,只敢用这笔“秘密经费”买下那本惦记了很久的编程书。当书页崭新地摊开在面前,带着油墨的香气,他心底涌起一种奇异的踏实感。那感觉,像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人,终于触到了一口甘泉。可这口甘泉的滋味,不知不觉间变了。宿舍里,当室友王磊对着月底空空如也的饭卡唉声叹气,只能顿顿啃着食堂免费的馒头咸菜时,陈锐却可以轻描淡写地扬扬手机:“走,东门新开那家烤鱼,我请!”
热油滋滋作响,鱼肉的香气弥漫开来,围坐的同学眼睛亮了,笑声也热烈起来。王磊用力拍着他的肩膀,半是玩笑半是羡慕地嚷:“行啊锐哥!深藏不露啊,真人不露相,露相不真人!”陈锐笑着,心里那点隐秘的优越感,像投入水中的石子,漾开一圈圈涟漪。奶奶的钱,从最初填补缝隙的砂石,渐渐变成了他脚下悄然垒高的基石,让他得以在同伴的目光里,站得更高一些,看得更远一些。那基石无声,却带着一种令人沉醉的温度。
大学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。毕业季的风吹过校园,带着离别的酸涩和放纵的甜腻。班级群里,毕业旅行的目的地投票如火如荼,最终,“海岛”两个字以压倒性的票数胜出。阳光、沙滩、海浪,还有朋友圈里即将刷屏的九宫格美景——光是想象就足以点燃年轻人的热血。然而,当班长在群里贴出人均近五千元的预算明细时,喧嚣的群聊瞬间像被泼了盆冷水,静默了片刻,随即被一片“太贵了”、“要不换个地方”的哀嚎和刷屏的表情包淹没。
宿舍里也弥漫着低气压。王磊把手机往床上一摔,烦躁地抓了抓头发:“靠!抢钱啊!这还让不让人活了?”他颓然地倒在吱呀作响的铁架床上,望着上铺的床板发呆。另一个室友则开始疯狂搜索各种特价机票和青旅信息,屏幕的光映着他焦虑的脸。
陈锐斜靠在椅子上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,看着群里快速刷过的抱怨和退堂鼓。那些字句像小石子,硌着他心里某个早已蠢蠢欲动的角落。他点开班长的私聊窗口,手指悬在键盘上片刻,终于敲下一行字:“班长,算我一个,钱没问题。”
就在他按下发送键的瞬间,手机屏幕顶部弹出一条短信通知。他点开,呼吸微微一滞。又是那个熟悉的银行尾号,一笔两万元的转账,静静躺在收件箱里。备注栏里,只有两个简单到近乎笨拙的字:“玩好。”一股巨大的暖流猛地冲上头顶,随即又沉甸甸地坠入心底,带着一种近乎膨胀的底气。他立刻回拨了那个烂熟于心的老家号码。
“奶奶!”电话一接通,他声音就扬了起来,“钱收到了!您怎么……怎么又给我打这么多?”他努力想把语气里的兴奋压下去一点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