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奶的存折(七)
张行长办公室那扇厚重的门在身后合拢,将真相带来的惊涛骇浪短暂隔绝。陈锐站在走廊惨白的灯光下,手里紧紧攥着那本磨旧的存折,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。指尖传来的塑料封皮的粗糙感,此刻像无数根烧红的针,反复刺扎着他的神经。
真相太沉重,太残酷。他大学四年引以为傲的“底气”,那建立在挥霍之上的虚假优越感,其根基竟是奶奶以她一生的清誉和默默承担的责任,向“薪火计划”借来的债!而他,不仅挥霍无度,甚至从未察觉这背后沉甸甸的代价和奶奶深藏的忧虑。巨大的悔恨和羞耻感如同滚烫的岩浆,在他胸腔里翻腾、灼烧,几乎要将他吞噬。
他踉跄着走出银行大门,午后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。城市的喧嚣扑面而来,车水马龙,人声鼎沸,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。他像一个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,凭着本能,浑浑噩噩地踏上了返回省城的长途大巴。
车窗外,熟悉的景物飞速倒退。那些曾经让他流连忘返的高档商场、霓虹闪烁的娱乐场所,此刻在他眼中扭曲变形,仿佛一张张无声嘲讽的血盆大口,吞噬着奶奶省吃俭用的心血和无声的信任。他猛地闭上眼,将额头抵在冰冷的车窗玻璃上,滚烫的泪水无声地滑落。奶奶浑浊却清亮的眼睛,存折上那一笔笔“助学贷款”的记录,张行长那振聋发聩的质问——“她给你的是机会,是期望,更是用她自己一辈子的清誉和坚持,为你换来的、一份沉甸甸的‘信用’!”——这些画面和声音在他脑海里疯狂交织、撞击。
回到省城,他没有回出租屋,而是径直去了省人民医院。ICU外的走廊依旧冰冷,消毒水的味道刺鼻。父母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样子,吓了一跳。
“锐锐,怎么了?脸色这么差?银行那边……不顺利?”母亲担忧地问。
陈锐看着父母憔悴而关切的脸,喉头哽咽,千言万语堵在胸口,最终只化作一句沉重得几乎无法承受的承诺:“爸,妈,没事。奶奶的钱……有着落了。我一定会……一定会把奶奶救回来,也一定会……把欠下的,都还清。”他没有勇气说出真相,那只会让父母在沉重的医疗负担上,再添一层无法承受的愧疚和痛苦。这份由无知和虚荣铸成的十字架,只能由他自己背负。
他隔着ICU厚重的玻璃门,凝视着里面病床上奶奶那毫无生气的侧影。枯瘦的身体插满管子,监护仪上微弱跳动的曲线是生命唯一的证明。陈锐将手掌贴在冰冷的玻璃上,仿佛想传递一丝温度进去。他无声地、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呐喊:“奶奶,对不起……对不起……我会立住的!我一定……会把‘薪火’还回去!”
回到公司,陈锐像变了一个人。他沉默得像一块石头,眼神却沉淀出一种近乎锋利的专注。主管甩过来的任务,无论多么琐碎、多么棘手、多么令人厌烦的“脏活累活”,他都默默接下,没有一句怨言。他不再是那个挑肥拣瘦、眼高手低的新人。
那套老旧、臃肿、文档缺失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(CRM),成了他的“战场”。这曾经是他最厌恶的“垃圾堆”,现在却成了他磨砺自己的“磨刀石”。他没有抱怨系统架构的混乱,没有咒骂前人留下的天书般的代码。他戴上耳机,隔绝一切干扰,像一台精密而不知疲倦的机器,将自己彻底沉入那片代码的海洋。
白天,他处理日常的维护请求和用户投诉,耐心细致,不再敷衍。夜晚,当办公室人去楼空,只有他桌前的屏幕依然亮着。惨白的光映着他布满血丝却异常专注的眼睛。他一行行地啃噬那些晦涩难懂的代码逻辑,一遍遍地梳理混乱的数据流,像考古学家清理千年积尘的古卷,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变量和函数调用。饿了,啃几口冷硬的面包;困了,用冷水狠狠抹一把脸,或者趴在桌上短暂地眯十分钟。键盘的敲击声成了深夜办公室里唯一的旋律,单调,却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执着。
主管最初只是冷眼旁观,等着看他三天后搞不定核心模块崩溃时的笑话。然而,三天后,陈锐不仅按时提交了修复报告,甚至附带了一份详尽的模块逻辑梳理文档和优化建议。主管看着屏幕上运行流畅的系统界面和那份条理清晰的文档,张了张嘴,最终什么也没说,只是眼神里那层惯有的冷漠和轻视,悄然松动了一丝。
陈锐没有在意主管的反应。他像一块沉默的海绵,疯狂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技术知识。公司技术论坛上尘封的技术帖,图书馆角落里蒙灰的专业书籍,甚至以前他嗤之以鼻的、公司内部老工程师的经验分享会,他都成了最积极的参与者。他不再追求速成的技巧和花哨的框架,而是扎扎实实地补基础:数据结构、算法、设计模式、数据库原理……那些大学时被他应付过去的课程,如今被他重新捡起,带着一种近乎赎罪的心态,如饥似渴地钻研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