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:意外的默契
午后的阳光像被揉碎的金箔,透过老宅西厢房的雕花窗棂,斜斜地落在桌上。空气中还残留着清晨栀子花的清甜,混着修复室特有的松节油与软布的淡味,织成一段温柔的时光。苏念坐在木桌前,指尖捏着一块细绒软布,正轻轻擦拭着恒温箱里取出的鸾鸟纹玉佩。玉佩经过几日清理,表面的尘垢已褪去大半,青白色的玉身泛着温润的光泽,鸾鸟的羽翼纹路在阳光下愈发清晰,连羽毛末端的细小刻痕都隐约可见。
她的动作很轻,像是怕惊扰了玉里藏着的岁月。放大镜架在鼻梁上,目光专注地落在玉佩边缘——那里还残留着一点顽固的锈迹,是刻字缝隙里积了多年的污垢,得用细针一点点挑出来。指尖刚捏起专用的修复细针,门口就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,不重,却带着熟悉的沉稳节奏,让苏念下意识地抬头。
沈亦臻站在门口,怀里抱着一摞旧书,深色的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,只穿了件白色衬衫,袖口挽到小臂,露出腕间一块简约的机械表。阳光落在他的发梢,染出一点浅金,往日里总是带着几分锐利的眉眼,此刻竟被光影柔和了不少。他怀里的书大多是线装本,封面泛黄发脆,边角有些磨损,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旧物,最上面一本的封面上还印着模糊的兰花纹样,纸页间似乎还夹着些什么。
“没打扰你吧?”他开口,声音比平时轻了些,像是怕打破这屋子里的宁静。怀里的书微微晃了晃,他赶紧调整了一下姿势,将书轻轻放在苏念对面的空桌上,发出一阵轻微的“沙沙”声,是纸页摩擦的响动。
苏念放下手里的细针,摘下放大镜,摇了摇头:“没有,我刚准备清理刻字。这些是……”她的目光落在那摞旧书上,好奇地问。线装书的封面上没有书名,只有些简单的花纹,最下面一本的书脊上贴着一张小小的白色标签,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,只能看清几个零碎的字。
“这些是我母亲生前看的书,”沈亦臻伸手,指尖轻轻拂过最上面那本的封面,动作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,像是在触碰一件珍贵的宝物,“前几天整理老宅书房时找出来的,里面夹着些老照片和她写的笔记。我想着,或许里面会有关于玉佩的记载,对你了解它的背景能有帮助。”
他一边说,一边抽出最上面那本印着兰花纹样的线装书,递到苏念面前。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布面,边缘已经有些褪色,露出里面的浅黄色纸芯,封面上的兰花是用银线绣的,只是岁月久了,银线有些发黑,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。苏念伸手接过,指尖触到布面时,能感受到布料的粗糙纹理,还有时光留下的微凉触感。
她轻轻翻开书,纸页发出“哗啦”一声轻响,带着一股淡淡的霉味,是旧书特有的气息,混着一点若有若无的栀子花香——像是当年书页吸收了书房里的栀子花香,这么多年过去,依旧没散干净。刚翻开第一页,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就从纸页间滑落,“啪嗒”一声掉在桌上,照片的边角有些卷曲,边缘还微微发脆。
苏念下意识地弯腰去捡,指尖刚碰到照片,目光就被上面的画面吸引住了。照片是黑白的,画面里的女人穿着一件浅色系的旗袍,领口处别着一枚小巧的珍珠胸针,头发挽成温婉的发髻,发间插着一支银质的栀子花发簪——正是沈亦臻上次带来的那支。她站在一片栀子花丛前,手里捧着一枚玉佩,玉佩的形状和纹路苏念再熟悉不过,正是她此刻正在修复的鸾鸟纹玉佩!
女人的笑容很温柔,眉眼弯弯,嘴角带着浅浅的梨涡,阳光落在她的脸颊上,连鬓边的碎发都清晰可见。背景里的栀子花开得正好,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,连花萼上的细小绒毛都能看清,显然是盛夏时节拍的。苏念拿着照片的指尖微微有些发颤,她抬头看向沈亦臻,眼里满是惊讶:“这是……沈夫人?她手里的玉佩……”
沈亦臻凑过来,目光落在照片上,眼神软了下来,像是被拉回了遥远的回忆里:“嗯,这是我母亲三十岁那年拍的,地点就在老宅的后院——那片栀子花丛,就是她亲手种的。”他的指尖轻轻点了点照片里女人手中的玉佩,“那时候我才十岁,总爱跟在她身后,看着她给花浇水,听她讲玉佩的故事。”
苏念低下头,又仔细看了看照片。女人的手指纤细,握着玉佩的姿势很轻,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。她忽然注意到照片的背面似乎有字迹,便小心翼翼地将照片翻过来——上面是一行娟秀的小楷,墨水有些褪色,却依旧清晰:“亦臻周岁,得此玉,愿护他一生平安。”字迹温润,带着女性特有的柔美,一笔一画都透着满满的爱意。
“原来这枚玉佩,是您周岁时的礼物,”苏念的声音有些轻,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。她想起自己母亲留下的那枚银锁,锁背面也刻着类似的话:“念儿安康,岁岁无忧。”一样的牵挂,一样的温柔,跨越了岁月,竟有着如此相似的温度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目光所及都将是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