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料市场里人声鼎沸,各种方言的吆喝声、讨价还价声、运输板车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。铁柱穿梭在拥挤的摊位间,汗水顺着额角滑落。空气中弥漫着棉麻的清香和化纤刺鼻的气味,但他此刻无心品味这些,只想找到价格合理的布料。
又涨了?上周还不是这个价!铁柱在一个熟悉的摊位前停下,难以置信地看着报价单。
摊主老刘无奈地摊手:赵老板,真不是我要涨。上游纱厂都在涨价,我们这些小本生意也很难做啊。他压低声音,听说有人在大量收购原材料,把价格都抬上去了。
铁柱的心一沉。如果布料价格持续上涨,合作社刚接的学校订单就要亏本了。他咬了咬牙:老刘,咱们合作这么久,你给我个实价。这批订单量很大,以后还会更多。
老刘犹豫了一下,在计算器上按了个数字:这是最低价了,再低我就要赔本了。
铁柱看着那个数字,眉头紧锁。这比他预算的高出两成,意味着这批订单基本无利可图。但若是不接,合作社的信誉就会受损。
好吧,他最终叹了口气,我先订一批。但你要保证质量,不能以次充好。
老刘连连点头:放心,我老刘做生意最讲信誉。
回程的路上,铁柱心事重重。卡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,扬起的尘土模糊了窗外的景物。他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:做生意就像走钢丝,一步踏错就可能万劫不复。现在的他,正真切地体会着这句话的分量。
刚到店门口,二狗就急匆匆地迎上来:老板,你可算回来了!出事了!
铁柱的心猛地一跳:怎么了?
王老五...王老五在对面开了家裁缝店!二狗气喘吁吁地说,价格比我们低三成,还到处说我们的坏话!
铁柱顺着二狗指的方向看去,果然看见对面新开了一家惠民裁缝店,招牌崭新醒目,店里挤满了人。王老五正站在门口,见到铁柱,得意地笑了笑,还故意大声对顾客说:我们这儿都是厂价直销,不像某些店,中间商赚差价!
周姐从店里出来,脸色凝重:已经有好几个老客户来问为什么我们的价格比对面高了。我解释说是布料质量不同,但他们好像不太相信。
母亲担忧地拉着铁柱的衣袖:柱子,这可怎么办啊?王老五这是存心跟咱们过不去。
铁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:先进去再说。
店里,几个老师傅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焦虑地看着铁柱。李老板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,正皱着眉头翻看王老五店的宣传单。
这小子太阴险了!李老板把宣传单拍在桌上,用劣质布料降低成本,还敢说是什么厂价直销
铁柱拿起宣传单,上面醒目地写着同等质量,最低价格的广告语。他仔细摸了摸纸张,发现是用廉价油墨印刷的,字迹都有些模糊。
我们不能跟着打价格战。铁柱坚定地说,以次充好最终会砸了自己的招牌。
可是客户不懂啊!张师傅急得直搓手,他们只看价格,哪管什么布料好坏!
就在这时,中学后勤处的孙主任急匆匆地进来:赵老板,正好你在。对面那家店说能用我们预算价的一半完成校服订单,这...这是真的吗?
铁柱的心沉了下去。他深吸一口气,诚恳地说:孙主任,一分钱一分货。用一半的预算,只能用最次的布料,可能洗两次就变形褪色。孩子们天天穿的衣服,质量可不能马虎啊。
孙主任犹豫了:可是预算就这么多...
这样,铁柱拿出账本,我可以把利润压到最低,但布料钱真的不能再少了。您可以对比一下布料样品,再做决定。
周姐立即拿出几种布料样品,详细讲解不同档次布料的区别。孙主任摸着样品,若有所思。
送走孙主任后,铁柱立即召集合作社成员开会。
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客户明白质量的重要性。铁柱说,我建议举办一个开放日,邀请客户来参观制作过程,亲眼看看好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。
李老板一拍大腿:好主意!让老师傅们现场展示手艺,比什么广告都管用!
说干就干。第二天,合作社门口挂起了手工裁缝开放日的横幅。店里布置了展示区,老师傅们现场演示裁剪、缝制、熨烫等工序。母亲和周姐负责讲解如何辨别布料好坏,二狗则带着参观者看缝纫机的操作。
开放日吸引了不少人。王老五见状,也学着办起了促销活动,价格压得更低。两家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一天晚上,铁柱正在整理第二天的展示材料,突然接到老刘的电话:赵老板,不好了!你要的那批布料...被人截胡了!
什么?铁柱猛地站起来,不是说好明天交货的吗?
是王老五!他出高价把货全要了!还说...还说以后我的货他包了,不许卖给你!老刘的声音带着歉意,对不住啊,赵老板,我这也是没办法...
铁柱挂断电话,手心冰凉。没有布料,接下来的订单都无法完成,违约金将是一笔巨大的数目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屌丝逆袭首富路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屌丝逆袭首富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