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传统工艺创新发展峰会的成功,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匠人村荡开层层涟漪。峰会后第一个清晨,铁柱早早来到办公室,却发现二狗已经在那里整理文件了。
老板,您看!二狗兴奋地举起一叠信件,这才几天,就收到这么多合作咨询!有想要加盟的,有想要学习的,还有想要投资的!
铁柱接过信件,粗略翻看。突然,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封特殊的来信上——那是用毛笔小楷书写在宣纸上的信笺,字迹苍劲有力。
敬启者:闻君举办国际工艺盛会,弘扬传统,振兴手艺,老夫深感欣慰。老朽年逾九旬,世代相传景泰蓝制作技艺,今恐技艺失传,特此致函......
信末附有一个地址,就在邻省的一个小县城。铁柱立即决定亲自前往拜访。
三天后,铁柱带着二狗和王师傅,驱车来到信中所说的地方。那是一个隐藏在老街深处的老宅院,青砖灰瓦,木门虚掩。推开门的瞬间,仿佛穿越了时空。
院子里,一位银发老者正坐在工作台前,专注地打磨一件景泰蓝花瓶。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,在他布满皱纹的手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请问是陈老先生吗?铁柱轻声问道。
老者抬起头,推了推老花镜:你们是...
我们是匠人村的,收到您的来信特地前来拜访。
老者的眼睛顿时亮了:快请进!没想到你们真的会来!
陈老先生的工作室里,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景泰蓝作品,从传统的花瓶、香炉到创新的首饰、摆件,应有尽有。最让人惊叹的是墙上挂着的族谱,上面详细记录着这门手艺七代的传承。
我的曾祖父是清宫造办处的匠人,陈老先生颤巍巍地指着族谱,这门手艺传到我这里,已经两百多年了。可是现在...老人叹了口气,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了,嫌太苦,挣钱又慢。
王师傅深有同感:是啊,现在能静下心来学手艺的年轻人不多了。
但是您看,铁柱指着工作室里的一些创新作品,这些融合现代设计的景泰蓝首饰就很受欢迎啊。传统工艺不一定非要固守老样式,也可以与时俱进。
陈老先生摇摇头:我也尝试过创新,可是没有销路啊。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,连材料钱都挣不回来。
就在这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。二狗在查看陈老先生的作品时,偶然发现了一件特别的作品——一个景泰蓝手机壳,上面精巧地镶嵌着传统纹样。
老先生,这个手机壳是您做的?二狗惊讶地问。
陈老先生有些不好意思:那是我孙子设计的。他说现在年轻人都用智能手机,要是能做景泰蓝手机壳,说不定会受欢迎。可是我觉得太不伦不类了...
不!这个想法很好!铁柱拿起手机壳仔细端详,传统工艺要传承,就要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。
回到匠人村后,铁柱立即召开会议,提出了一个传统工艺创新计划:邀请像陈老先生这样的老匠人担任导师,同时招募年轻设计师,共同开发符合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的产品。
然而,计划实施起来并不顺利。最大的难题是老匠人与年轻设计师之间的理念差异。
这叫什么景泰蓝?把老祖宗的东西改成这样,简直是胡闹!在一次设计讨论会上,陈老先生对年轻设计师的方案大为光火。
年轻设计师也不服气:老先生,现在谁还用香炉花瓶啊?我们要考虑市场需求!
会议不欢而散。铁柱意识到,光把两代人凑在一起是不够的,还需要搭建沟通的桥梁。
于是,他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师徒结对活动。每位老匠人配一位年轻设计师,要求他们用一周时间,共同完成一件作品。
陈老先生的配对对象是个刚从意大利留学回来的90后女孩小林。一开始,两人几乎无法沟通。
老先生非要坚持用传统的钴蓝色,可是现在流行莫兰迪色系啊!小林向铁柱抱怨。
陈老先生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:那个小丫头要把景泰蓝做成什么性冷淡风,简直是对传统的亵渎!
铁柱没有直接调解,而是安排两人一起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和798艺术区,看看传统与现代如何对话。
转折发生在参观后的一个下午。小林在陈老先生的工作室偶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相册,里面是老先生年轻时与妻子的照片。照片中,妻子佩戴着一件精致的景泰蓝胸针。
这是我为她做的定情信物,陈老先生的语气突然柔和下来,她最喜欢荷花,所以我设计了这款胸针。
小林凝视着胸针,突然有了灵感:老先生,如果我们以这个故事为灵感,设计一个系列的情侣饰品呢?既有传统工艺,又有情感温度,还能打动年轻人。
陈老先生沉吟片刻,终于点头:也许...可以试试。
令人惊喜的是,这个定情信物系列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。尤其是那款复刻版的荷花胸针,成为爆款产品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屌丝逆袭首富路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屌丝逆袭首富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