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关危机发生后的第三周,匠人村的气氛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,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。铁柱站在刚刚竣工的国际交流中心顶层露台,俯瞰着整个村落。晨光中,青瓦白墙的工坊错落有致,蜿蜒的小径上游走着早早开始工作的匠人,远处竹林随风摇曳,发出沙沙声响。
这座由他亲手打造的传统工艺复兴基地,正面临着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。
“老板,一切都准备就绪了。”二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他今天特意穿了一套熨烫平整的西装,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但眼神中的焦虑却无法掩饰。
铁柱转身,注意到二狗不停摩挲着文件边缘的手指:“放松点,今天我们是主人,不是被告。”
今天正是国际工艺文化交流周的开幕日,也是铁柱“透明战略”的第一场实战。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、客户、学者和公众人物将亲眼见证匠人村的真实面貌。
林雪匆匆走来,手中的平板电脑显示着实时的接待数据:“已经有47家媒体到达接待中心,其中包括之前发布不实报道的那家欧洲媒体。要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吗?”
“不,”铁柱斩钉截铁,“对所有媒体一视同仁,给予最大程度的采访自由。只有透明到底,才能粉碎谣言。”
他整理了一下衣领,深吸一口气:“走吧,去迎接我们的客人。”
接待中心里已是人头攒动。不同语言的交谈声、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。铁柱一出现,立刻被媒体团团围住,闪光灯亮成一片。
“赵先生,对于贵公司使用濒危植物材料的指控,您作何回应?” “有报道称您压榨工匠报酬,这是否属实?” “您举办这次开放活动,是为了挽回形象吗?”
问题如连珠炮般袭来,尖锐而直接。二狗在一旁紧张得额头冒汗,但铁柱面带微笑,从容不迫。
“各位的问题都很好,这也是我们今天开放匠人村的原因。”铁柱声音洪亮而沉稳,“我不打算用言语回应,而是邀请大家用眼睛看,用耳朵听,亲自寻找答案。在接下来的三天里,你们可以随意参观任何工坊,与任何工匠交谈,没有任何限制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全场:“只有一点要求——请保持客观和公正。”
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,显然没想到铁柱会如此开放和自信。
开幕仪式后,参观正式开始。铁柱亲自带队,领着一群最重要的客户和媒体代表,首先来到竹编工坊。
工坊里,十多位匠人正在忙碌。阳光透过传统花格窗棂,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。
“这里是我们竹编工艺的核心区域。”铁柱介绍道,“所有竹材都来自后山的自有竹林,采用可持续采摘方式。每种竹材都有专属的‘身份证’,记录其生长周期、采摘时间和加工流程。”
一位欧洲媒体记者好奇地问:“可以随便与工匠交谈吗?”
“请便。”铁柱微笑示意。
记者走向一位正在劈竹的老匠人:“您好,能问问您在这里工作的感受吗?薪资待遇如何?”
老匠人放下手中的工具,笑出一脸皱纹:“我在这儿工作十一年喽!从前在城里工地干活,累死累活还不稳定。现在回家乡工作,一个月能拿六千多,还有五险一金和年终奖哩!”他指着墙上的公示栏,“喏,所有人工薪都是公开的,干得多拿得多!”
记者惊讶地看向公示栏,上面详细列出了每个工匠的岗位、基本工资、绩效奖金,确实比当地平均工资水平高出不少。
另一边,林雪正带着另一组参观者来到染料工坊。
“这里是我们研发天然染料的地方。”林雪指向一排排陶缸,“所有染料都来自植物提取,完全环保无害。这是栀子果提取的黄色,这是苏木提取的红色,这是靛蓝叶发酵的蓝色...”
一位环保组织的代表仔细检查着染料缸旁的环保认证文件,不时点头认可。
突然,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:“但是有专家鉴定你们使用了濒危植物龙鳞竹,这怎么解释?”
众人转头,发现提问的正是那家欧洲媒体的记者。
林雪不慌不忙,从柜子里取出一份文件:“这是国际植物材料鉴定权威机构出具的证明,证实我们使用的完全是普通毛竹。”她又打开投影仪,屏幕上显示出两种竹子的对比图,“而龙鳞竹长这样——请注意它的节间有明显的龙鳞状凸起,与我们使用的竹材完全不同。”
她直视那位记者:“我们怀疑有人故意提供虚假鉴定。事实上,我们已经向法国海关提出申诉,并要求对所谓的‘专家鉴定’进行重新审核。”
记者哑口无言,默默记下笔记。
中午,所有参观者被邀请到工匠食堂用餐。饭菜简单却美味,都是当地农家菜。令人惊讶的是,铁柱和管理团队与工匠们一起排队打饭,坐在同样的桌子上用餐,毫无特殊待遇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屌丝逆袭首富路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屌丝逆袭首富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