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终于过去,春天的气息悄然而至。匠人村外的竹林冒出了嫩绿的新芽,溪水欢快地流淌,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复苏。铁柱站在新落成的“国际传统工艺交流中心”前,望着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,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
今天是交流中心的开幕日,也是匠人村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。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即将齐聚于此,共同探讨传统工艺的未来。然而,铁柱的喜悦中夹杂着一丝不安——快速发展带来的内部问题正在悄然显现。
“老板,宾客们开始到了。”二狗快步走来,今天他特意穿了一套新西装,但领带依然系得有些歪斜,“省里的领导已经到门口了。”
铁柱整理了一下衣领,深吸一口气:“走吧,去迎接客人。”
开幕式隆重而热烈。彩旗飘扬,锣鼓喧天,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,不同语言的交谈声汇成一首国际交响曲。铁柱作为东道主致辞,流利的英语和自信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。
“传统工艺是人类文明的瑰宝,它跨越国界,连接古今。”铁柱的声音在会场回荡,“匠人村愿与世界各国同仁一道,守护传统,拥抱创新,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的生机。”
掌声如雷。然而,在嘉宾席上,铁柱注意到几个熟悉的面孔——环球工艺集团的新任代表史密斯先生,以及曾经试图挖走匠人村工匠的竞争对手。他们面带微笑,但眼神中透着审视与算计。
开幕式后是交流环节。各国代表纷纷展示自己的传统工艺,场面热烈而融洽。然而,在茶歇时间,铁柱无意中听到了一段令人担忧的对话。
两个年轻工匠在角落里边喝咖啡边抱怨: “又接大订单了,这下得连续加班一个月。” “是啊,说是要培养创新人才,结果天天赶工,哪来的时间创新?” “听说管理层年薪又涨了,咱们的绩效奖却缩水了...”
铁柱心中一震。他从未听过员工这样的私下议论。发展太快,是否已经忽视了最基本的员工关怀?
当晚,铁柱召集团队紧急会议。他直接抛出问题:“我们的员工满意度如何?大家如实说。”
一阵尴尬的沉默后,林雪先开口:“确实有些问题。业务增长太快,工作量激增,员工压力很大。最近一个月已经有五人辞职,都是核心技术人员。”
二狗补充道:“猎头公司一直在挖我们的人,开出的条件很诱人。有些员工虽然没走,但已经心生去意。”
铁柱面色凝重:“为什么我现在才知道?”
马克回答:“大家不敢说。您太忙了,而且...而且有些中层管理者报喜不报忧。”
铁柱站起身,走到窗前。夜色中的匠人村灯火通明,美得如同仙境。但这仙境背后,是否已经出现了裂痕?
“从明天开始,我亲自下一线。”铁柱转身,眼神坚定,“所有高管轮流到基层工作,真正了解员工困难和需求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,铁柱脱下西装,穿上工装,深入各个工坊。他不再只听汇报,而是亲自参与生产,与员工同吃同劳动。
在漆器工坊,他发现由于通风系统老化,工匠们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中;在刺绣工坊,他看到因为照明不足,许多工匠视力下降;在创新工场,他发现年轻设计师们因为绩效考核压力,不敢尝试有风险的新创意。
最让铁柱痛心的是,在与一位老工匠的交谈中得知:由于连续加班,这位工匠错过了儿子的生日,妻子差点和他离婚。
“我们知道公司发展快,大家都想出力。”老工匠说,“但也不能不要家啊...”
铁柱深受触动。当晚,他召开全体员工大会,首先深深鞠了一躬:“对不起,是我忽视了大家的感受。从今天起,我们调整工作方式。”
他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:严格限制加班,保证员工休息时间;改善工作环境,更新设备;调整绩效考核,鼓励创新冒险;设立家庭日,邀请员工家属参观交流。
更重要的是,他宣布实行“员工持股计划”,让每个匠人村成员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。
改革初期,遇到了不少阻力。有些中层管理者抱怨:“这样会降低效率,增加成本。”甚至有二狗这样的老臣私下劝铁柱:“老板,是不是太急了?慢慢改不行吗?”
铁柱坚定回应:“员工是企业根本。失去根本,再大的事业也是空中楼阁。”
令人欣慰的是,改革很快见到了成效。员工流失率大幅下降,工作效率不降反升,创新提案数量增加了三倍。
一个月后,匠人村举办了首次“家庭开放日”。员工家属们参观亲人的工作环境,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。孩子们在工坊里兴奋地奔跑,老人们欣慰地看着子女的工作成果。
铁柱的母亲也来了,看着儿子与员工家属亲切交流,眼中满是骄傲:“柱子真的长大了,懂得疼人了。”
然而,外部挑战从未停止。就在匠人村内部改革之际,环球工艺集团发动了新一轮攻势。这次他们改变了策略,不再直接攻击,而是采取了更隐蔽的方式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屌丝逆袭首富路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屌丝逆袭首富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