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十月,匠人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。层林尽染,丹桂飘香,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泛起阵阵波浪。然而,在这丰收的景象中,却隐约弥漫着一丝不安的气息。
铁柱站在刚刚竣工的“国际传统工艺交流中心”顶层,俯瞰着整个匠人村。秋风拂过,竹海泛起层层涟漪,如同他此刻的心境,表面平静,内里却波澜暗涌。
“老板,气象局发布台风预警了。”林雪步履匆匆地走来,手中拿着最新天气预报,“‘海神’可能是十年一遇的超强台风,预计后天凌晨登陆。”
铁柱眉头微蹙:“防御工作都安排好了吗?” “已经启动应急预案。”林雪递过文件,“人员疏散、物资储备、设备防护都在进行中。但是...”她顿了顿,“最大的问题是那些老建筑和工坊,抗风能力较差。”
铁柱的目光投向那些依山而建的传统工坊,那是匠人村最原始的核心区域,承载着无数匠人的记忆与情感。
“特别是王师傅纪念馆,”林雪补充道,“那栋建筑年代最久,结构也最脆弱。” 铁柱沉默片刻,决然道:“优先保护人员和作品,特别是那些不可替代的传统作品和工具。建筑可以重建,但人和传承不能断。”
防风工作立即全面展开。匠人村全体动员,老老少少齐上阵。年轻的学员们负责搬运物资,中年工匠们加固门窗,老匠人们则仔细地打包着各种工具和作品。
在漆器工坊,杨师傅正小心翼翼地包裹着一件精美的大漆屏风。那是他花了三年时间完成的代表作,即将送往巴黎参展。 “杨师傅,这件太重了,还是让我们年轻人来搬吧。”陈越上前想要帮忙。 老匠人摇摇头,眼神坚定:“这件作品就像我的孩子,我得亲自安顿好它。”他的手指轻柔地抚过屏风表面,仿佛在安抚一个生命。
与此同时,在创新工场,李正带领技术团队紧急备份所有数字资料。“这些数据可是无价之宝,”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,“里面有老师傅们的操作影像、设计图纸、工艺参数...”
台风前夕,匠人村召开了最后一次防风会议。铁柱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,从白发苍苍的老匠人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“各位,”他的声音沉稳有力,“台风无情,但我们有心。只要团结一致,就一定能渡过难关。” 二狗补充道:“应急物资已经分发到各避难所,医疗队也随时待命。大家务必注意安全。”
夜幕降临,狂风开始呼啸。铁柱坚持留在指挥中心,通过监控观察着全村情况。窗外,竹海在狂风中剧烈摇摆,发出骇人的声响。
“赵总,您去休息会儿吧,这里我盯着。”林劝道。 铁柱摇头:“这种时候,我必须在第一线。”
凌晨时分,台风正式登陆。狂风暴雨如同猛兽般扑向匠人村,电力突然中断,备用发电机随即启动。监控画面一个接一个地变成雪花。
“王师傅纪念馆那边的监控断了!”二狗焦急地报告。 铁柱抓起对讲机:“纪念馆那边有人吗?回复!” 只有静电的嘶嘶声作为回应。
就在这时,大门被猛地推开,浑身湿透的陈越冲了进来:“赵总!纪念馆的屋顶被掀开了!杨师傅还在里面!” “什么?”铁柱猛地站起,“不是早就通知全员撤离了吗?” “他说有件王师傅的遗作还没转移,非要回去取...”
铁柱二话不说,抓起雨衣就往外冲。林雪急忙拦住:“太危险了!现在出去就是送死!” “那是杨师傅!”铁柱眼神坚定,“也是王师傅最后的遗作!”
风雨中,铁柱带着救援队艰难地向纪念馆前进。狂风几乎要将人掀翻,雨水打得人睁不开眼。沿途随处可见被吹断的竹枝和破损的建筑材料。
终于赶到纪念馆时,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——屋顶已经被部分掀开,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入。杨师傅正蜷缩在一个角落里,用身体护着一个木箱。
“杨师傅!”铁柱大声呼喊。 老人抬起头,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:“铁柱?你怎么来了!快回去,这里危险!” “要回一起回!”铁柱猫着腰冲过去,“这是什么宝贝,值得您冒生命危险?”
杨师傅紧紧抱着木箱:“这是老王最后一件作品,还没完成的...他说要送给小宝的生日礼物...”老人的声音在风雨中颤抖,“我不能让雨水毁了它...”
铁柱的心猛地一颤。他没想到老师傅如此珍视的,竟是一件要送给自己儿子的未完成作品。
就在这时,一根横梁发出可怕的断裂声。铁柱眼疾手快,一把拉起杨师傅向外冲去。刚冲出大门,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——横梁砸落在他们刚才所在的位置。
安全返回指挥中心后,杨师傅仍紧紧抱着那个木箱。铁柱递过干毛巾,轻声问:“能让我看看吗?” 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箱。里面是一件精致的木雕,雕刻着祖孙三代匠人的形象,虽然还未完成,但已经栩栩如生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屌丝逆袭首富路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屌丝逆袭首富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