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位是来自计算所的黄令仪老师,她当时正因为经费问题,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陷入困境,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。
“黄老师,您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的研究,对于光刻机工艺的验证和提升至关重要。”
周陌开门见山,直指对方痛点,“我了解您目前遇到的困难。
公司可以一次性投入三十万元人民币,帮助您重启并深入推进集成电路与光刻工艺的适配研究。”
黄令仪眼中瞬间焕发出神采,经费问题一直是扼住她研究的瓶颈。
“同时,公司将为您配备一个十人的专项团队,并授予您‘工艺研发总监’的头衔,由您主导光刻胶、芯片制造工艺与光刻机的适配工作。”
周陌给出了清晰的职位和团队支持,“您的月薪将高于您在计算所收入的三倍,并且拥有独立的实验室。
在这里,您可以专注于技术本身,无需再为经费和生存问题发愁。”
对于一位渴望继续科研梦想的学者而言,这无疑是雪中送炭。
黄令仪激动地握住周陌的手:“周先生,谢谢!
谢谢您给我和我的研究一个继续下去的机会!
我一定全力以赴!”
最后会面的是中电科45所的技术带头人,他们团队刚成功研制出分步光刻机样机,但后续的工程化和量产面临巨大挑战。
“X工(以其姓代称),恭喜贵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!”
周陌首先表示祝贺,随后切入实质,“我们的目标是让这项成果真正产生价值。
公司计划投入两百万元人民币,专项用于支持您的团队,将实验室样机升级改造为稳定可靠的商用机型,并积极对接国内半导体工厂的订单需求。”
45所的带头人最关心的就是成果转化和规模量产,闻言立刻提起了精神。
“公司将设立‘工程化总监’一职,由您担任,全面主导生产线的搭建和优化。”
周陌给出了实权职位,“而且,我可以承诺,未来量产的商用机型所产生的利润,将提取5%作为您核心团队的特殊分红。
我们希望彻底解决‘经费短缺、无法扩产’的痛点,为您提供充足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工人支持。”
从样机到产品,从论文到利润,周陌勾勒的蓝图实实在在地解决了45所团队面临的最大困境。
这位带头人用力地点头:“周先生,有您这样的支持和清晰规划,我们有信心让我们的光刻机走出实验室,服务国家建设!”
几天之内,周陌以其精准的洞察力和极具诚意的条件,成功地说服了这几位至关重要的技术核心。
虽然他们来时大多都已被所在单位的领导谈过话,心中有底,但周陌展现出的远见、魄力以及对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支持,才是真正打动他们,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加入。
喜欢纽约1981:内外八门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纽约1981:内外八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