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当我看到堆积如山的文件,看到电脑里未完成的项目方案,内心的焦虑还是忍不住冒了出来。第一天上班,我就忍不住想加班,想把落下的工作都补回来。张磊看出了我的心思,悄悄提醒我:“陈经理,医生说您不能熬夜,我们下班吧,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。”
我看着电脑屏幕,手指悬在键盘上,内心的 “拼命” 本能又在作祟。可一想起晨跑时的喘息,想起医院里的消毒水味,想起家人的牵挂,我还是合上了电脑:“好,明天再做。”
走出公司大楼,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,暖融融的。以前的我,从来没见过傍晚六点的夕阳,要么在加班,要么在去加班的路上。现在,我看着街上匆匆回家的行人,看着路边亮起的路灯,突然觉得,这样的 “慢”,其实也很好。
可改变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。有一次,团队遇到一个紧急项目,客户要求三天内给出方案。看着同事们焦急的眼神,我忍不住又想熬夜。那天晚上,我在公司加班到十点,突然感到一阵头晕,手开始发抖,眼前的屏幕渐渐模糊。张磊赶紧扶我坐下,给我递来温水:“陈经理,您忘了医生的话吗?您不能再这样了!”
那一刻,我看着自己颤抖的手,想起了晕倒前的恐惧,想起了小雨哭红的眼睛,内心充满了自责。我知道,我不是在和工作对抗,是在和那个 “拼命到不顾生死” 的自己对抗。这场对抗,注定充满挣扎,但我不能再输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学着和自己和解。我会在晨跑时接受自己跑不快的事实,慢慢走,欣赏路边的风景;我会在工作时给自己设定 “停手时间”,到点就下班,陪小雨做饭、散步;我会每周给父母打一次视频电话,听他们唠叨家常,告诉他们我的近况。
有一次,我和小雨一起回家看望父母。妈妈做了一桌子我爱吃的菜,爸爸拉着我在院子里散步,说:“儿子,你现在看起来气色好多了。以前你回来,总是皱着眉头,想着工作,现在终于能好好跟我们说说话了。”
我看着爸爸佝偻的背影,看着妈妈鬓角的白发,突然明白:那场重病虽然让我经历了生死考验,却也让我看清了生活的真相。我们总以为 “拼命” 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却忘了生活本身,就是由那些 “慢下来” 的瞬间组成的 —— 一顿家常饭,一次散步,一句牵挂的问候。
回到公司,我调整了团队的工作模式,不再追求 “越快越好”,而是注重效率和平衡。我会组织团队每周五下午一起健身,会在项目不紧急时让大家准时下班。慢慢地,我发现,团队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下降,反而越来越高,同事们的脸上也多了笑容。
有一天,我看着办公桌上的多肉,看着窗外的夕阳,想起了出院时医生说的话:“健康不是理所当然,是需要珍惜的礼物。” 我知道,我再也回不到以前那个 “拼命” 的自己了,也不想回去了。那场重病像一场警钟,让我在生存与生活间找到了平衡,让我在拼命与慢下来间,学会了与自己和解。
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,但我不再害怕。因为我终于明白,真正的强大,不是永不疲惫地奔跑,而是有勇气停下来,看看沿途的风景,珍惜身边的人。那些曾经让我痛苦的挣扎,那些与自己的对抗,都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,让我在不确定的未来里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“确定性”—— 那就是健康地活着,真诚地爱着,认真地生活着。
喜欢你看见未来了吗?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你看见未来了吗?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