芹泉据点外的公路上,硝烟尚未完全散尽,但一连的战士们已然投入了新的战斗准备。桐峪援军的覆灭干净利落,两辆还能开动的卡车成了最意外的惊喜。然而,宋兴华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狼藉的战场,投向了东南方五公里外那片名为“鹰嘴沟”的山谷。
四门刚刚立下大功的日制75mm山炮,炮口在战士们熟练的操作下,沉稳地转向东南。冰冷的炮管在初冬的阳光下泛着幽光,指向了县大队即将伏击县城援军的预设战场。宋兴华闭目凝神,脑海中“全景地图”功能全开,鹰嘴沟的地形、县大队的布防位置纤毫毕现。他根据地图测算出的敌军行进路线和速度,亲自向炮手们下达了精确的射击诸元调整指令。炮闩闭合,炮弹入膛,四门山炮如同蛰伏的巨兽,将死亡的阴影无声无息地投向了远方。
【系统信息刷新】
【宿主】:宋兴华
【军功值】:(桐峪伏击缴获物资及战斗胜利结算后)
【所属部队】:129师386旅新一团一营一连
(详情略)
“刘川!章杰!”宋兴华唤来两名会开卡车的战士,他们原是伪军,如今已是一连宝贵的驾驶员,“带上重机枪班,立刻去鹰嘴沟!目标位置:鹰嘴沟伏击圈外一公里,公路两侧制高点!任务:建立重机枪阵地,等县大队开打后,给我把鬼子伪军的退路和侧翼封死!”
“是!连长!”刘川和章杰挺胸应答。
两辆缴获的卡车轰鸣着启动,引擎声在寂静的山谷间显得格外突兀。两个重机枪班的战士们——扛着沉重的民24式水冷重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,拎着弹药箱,背着备用枪管——在排长张铁柱的指挥下,有些笨拙地爬上了卡车的后车厢。
“乖乖,这铁疙瘩真能动啊?”一个新入伍的战士紧紧抓住车厢挡板,看着脚下晃动的铁皮,脸色有些发白。大部分战士都是第一次乘坐这种“铁马”,随着卡车在并不平坦的公路上颠簸前行,强烈的陌生感和不安感弥漫开来。身体随着车厢剧烈摇晃,胃里也开始翻江倒海。
“坐稳了!别乱动!抓牢!”张铁柱大声提醒着,自己也是第一次指挥部队乘车机动,手心微微出汗。
“柱子哥,这玩意儿跑得是快,可咋感觉比跑十里地还累人呢?”一个抱着弹药箱的老兵苦着脸抱怨,随着一个急弯,他差点摔倒。
“忍忍!想想咱们是去干啥?是去给县大队的同志们压阵,是去堵鬼子的退路!坐车总比两条腿跑快!”另一个战士虽然脸色也不太好看,但还是强打精神鼓励着同伴。车厢里弥漫着柴油味、汗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。
卡车在刘川和章杰的操控下,沿着公路向鹰嘴沟方向疾驰。速度带来的眩晕感越来越强,终于,在接近预定地点时,一个年轻的战士再也忍不住,“哇”的一声吐了出来。这仿佛是个信号,车厢里顿时响起好几声压抑不住的干呕声。
“停车!快到了!下车!”张铁柱果断下令。
卡车戛然而止。战士们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跳下车厢,脚踩在坚实的地面上,不少人立刻弯腰大口喘气,几个实在忍不住的战士扶着路边的树剧烈呕吐起来,脸色苍白。
“吐完了没有?吐完了就赶紧给老子动起来!”张铁柱的声音严厉起来,“看看你们的样子!平时训练白练了?这点苦都吃不了,怎么打鬼子?重机枪!阵地!立刻构筑!快!”
严厉的呵斥如同冷水浇头,瞬间唤醒了战士们的意志。强烈的责任感和战斗欲望压倒了身体的不适。他们用力抹去嘴角的秽物,眼神重新变得锐利。不用再多说,各班班长迅速指挥,战士们扛起沉重的机枪和弹药箱,如同矫健的猎豹,迅速冲向公路两侧预设的高地。
选点、架枪、构筑简易掩体、设置伪装、连接弹链、测距瞄准……所有动作一气呵成,展现出平时严苛训练打下的深厚功底。短短十几分钟,四个重机枪阵地便如同钢铁獠牙,在鹰嘴沟伏击圈的外围悄然张开,冰冷的枪口指向了公路,构成了致命的交叉火力网。呕吐带来的虚弱感,在进入战斗位置后,仿佛被战士们的钢铁意志彻底驱散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鹰嘴沟内,县大队大队长赵勇伏在冰冷的岩石后,手心全是汗。两百多名战士屏息凝神,8挺歪把子轻机枪、8支掷弹筒构成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强大火力网。远处公路的尽头,终于传来了引擎的轰鸣和马蹄的杂沓。
县城援军到了!一个鬼子小队(约54人),一个伪军连(约80人),加强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一门迫击炮,还有一支约莫二十骑的鬼子骑兵小队打头探路。他们气势汹汹,显然急于驰援芹泉。
骑兵小队率先踏入了鹰嘴沟狭窄的谷口,马蹄踏在碎石路上发出清脆的回响。鬼子骑兵警惕地扫视着两侧陡峭的山坡。
就在这时,五公里外,宋兴华眼中寒光一闪,右手狠狠挥下:“开炮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亮剑: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亮剑:横扫晋察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