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寒站,气密舱室内。
林砚和其他四名先遣队员正在做最后的出舱检查。厚重的舱外防护服——被称为“月犀甲”的第三代灵能辅助宇航服,将他们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。月犀甲通体哑光灰色,关节处有灵活的防护褶皱,背部是一个小型生命维持系统和灵能缓冲装置,胸前是龙夏的徽记,在舱内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。
“通讯检查。”队长雷栋沉稳的声音透过内置耳机传来。他这次亲自带队,负责首次外出勘查的指挥。
“探索组,林砚,通讯正常。”
“战斗组,苏婉,通讯正常。”
“科研组,陈宇,通讯正常…就是这衣服有点紧,影响我操作仪器…”
“工程组,刘猛,通讯正常,外骨骼动力系统上线。”
除了他们五人,基地内部还有监控小组实时追踪他们的状态和传回的数据。
“记住,”雷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,“我们此行目标是阵法外围三公里处的‘S-01’标识点,进行初步环境采样和能量读数记录。非必要不接触,非理解不靠近。一切行动听指挥,遇到任何异常,立即撤回。明白吗?”
“明白!”
气密舱的内门缓缓关闭,发出沉重的金属摩擦声。伴随着气压平衡的嘶嘶声,外门指示灯由红转绿,然后无声地滑开。
刹那间,一片死寂、广袤、令人心悸的灰色世界,毫无遮挡地撞入林砚的眼帘。
没有声音,没有风,没有生命的痕迹。只有无边无际的、覆盖着细腻尘埃的灰白色荒原,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,与漆黑的天幕相接。远处,环形山的轮廓如同巨兽匍匐的脊背,嶙峋而冷硬。巨大的地球,如同一颗蓝绿交织的瑰丽宝石,悬挂在漆黑的天幕上,散发着柔和的光晕,是这片死寂世界中唯一温暖的存在。
而在这片荒芜之上,占据了大半个天空的,是那座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巨型阵法虚影。
它并非实体,更像是由无数幽蓝色、半透明的复杂光纹交织而成的立体网络,缓缓旋转、流动,散发出古老、浩瀚、令人灵魂战栗的威压。站在它的下方,人类渺小得如同尘埃。
林砚深吸一口气,压抑住内心的震撼,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。
月面的重力很轻,脚步落下,带起一小蓬缓慢飘落的月尘,如同电影慢放。月犀甲足底的磁性吸附装置启动,提供了必要的抓地力。他按照训练的那样,采用一种略显笨拙的、类似袋鼠跳跃的前进方式,跟着队伍,朝着预定目标点前进。
四周安静得可怕,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声和氧气循环系统轻微的运作声在头盔内回荡。
“注意脚下,月壤结构不稳定。”工程组的刘猛提醒道,他负责使用探地雷达扫描前方路径。
队伍沉默而高效地前行。苏婉手持一把造型奇特的、结合了现代科技与符文锻造的长剑,剑身流淌着淡淡的灵光,警惕地扫视着四周。陈宇则不断操作着固定在手臂上的多功能探测仪,记录着辐射、磁场、灵能波动等数据。
“灵能读数异常活跃,但…很混乱,像是无数种不同性质的能量胡乱搅在一起。”陈宇的声音带着困惑,“而且,这里的灵性…感觉是‘死’的,被抽干了。”
大约行进了两公里,他们抵达了S-01区域。这里散落着一些巨大的、明显非自然形成的结构体残骸。断裂的巨石柱,上面雕刻着早已模糊不清的奇异花纹;半埋在月壤中的、某种金属构件的碎片,边缘光滑却布满蚀痕;还有一些像是法器残骸的东西,但早已灵光尽失,如同顽石。
雷栋打了个手势,队伍散开,保持警戒阵型。陈宇和刘猛开始对一块最大的巨石柱进行采样和扫描。
林砚则按照指令,集中精神,运转起空间灵根,尝试感知这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和能量流动。
他的“视野”再次变得不同。
在他的感知中,那些宏伟的远古建筑残骸,内部空空荡荡,不仅没有一丝灵性残留,甚至连基本的物质结构都呈现出一种诡异的“枯败”感,仿佛它们的“存在”本质都被某种力量侵蚀、抽离了。这与他在地球上探索过的、那些虽然破败却仍蕴藏着岁月灵韵的遗落洞府,感觉截然不同。
这里的遗迹,是真正意义上的“死物”,是文明被彻底榨干后留下的残渣。
“队长,”陈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,“初步成分分析…这些石材和金属碎片的元素构成很奇特,蕴含着我们未知的合金成分,但其内部…其内部几乎检测不到任何残余能量反应,就像是…被彻底‘吸干’了。”
雷栋面色凝重:“记录数据,采集样本,动作快点。”
就在这时——
林砚的空间感知边缘,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、不协调的波动。
那波动来自侧前方一片阴影笼罩的环形山洼地。不是能量波动,更像是…空间的“褶皱”被强行抚平又瞬间弹回的细微涟漪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灵气潮汐之月球遗踪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灵气潮汐之月球遗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