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曦的微光刺破薄雾,安居里老旧的院墙上,斑驳的苔藓还挂着露珠。
言辙蹲在墙角,手指缓缓划过炭笔记事本上那几个潦草的字迹,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。
“紫星藤”、“月见兰”……这些野生草药的名字像一根根细针,扎在他紧绷的神经上。
采收期稍纵即逝,它们能大幅提升精神力的恢复速度,是他摆脱当前困境、强化能力的唯一捷径。
可现实却像一堵冰冷的墙,他身无分文,连离开这座城市的车票都买不起,更别提远赴深山采购。
他的目光越过低矮的院墙,投向巷口外人声鼎沸的早市。
喧嚣声中,水果摊前那堆积如山的烂苹果格外扎眼。
空气中,淡灰色的词条无声地悬浮着——【无人问津】、【即将腐烂】、【价值归零】。
言辙的瞳孔微微一缩。
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:价值,从来都不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,而是源于人们赋予它的“定义”。
他站起身,将记事本揣入怀中,用口袋里仅剩的几枚硬币,在杂货铺买下了一个最廉价的银色保温杯和一包一次性纸杯。
在街角人流交汇处,他支起了一个甚至算不上摊位的小桌,一张白纸上用炭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大字——“清心蜜露·一口回春”。
保温杯里,是再普通不过的白开水。
言辙深吸一口气,指尖轻轻搭在杯壁上,精神力如丝线般探入其中。
他眼中,那杯清水的词条黯淡无光,只有单调的【液体】、【可饮用】。
他意念微动,开始编织新的定义。
第一重叠加:【甘甜如蜜】。
这不是简单的幻术,而是直接锚定饮用者的味觉中枢,唤醒他们对“甜”最深刻、最原始的记忆。
第二重叠加:【沁人心脾】。
强化体感,让那股清凉感不止于喉咙,而是能瞬间穿透胸腔,抚平一切焦躁与疲惫。
第三重叠加:【天然果香】。
调动嗅觉联想,凭空创造出一缕似有若无的、仿佛来自清晨果园的清新气息。
三道词条叠加完毕,他的指尖传来一阵轻微的麻痹感,精神力消耗不小。
再看去时,那杯水的词条已然变得饱满而明亮,仿佛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环。
他拿起一个纸杯倒了少许,自己先抿了一口——清冽的液体滑过舌尖,一股纯粹至极的甘甜瞬间在味蕾上炸开,比他尝过的任何蜂蜜都要清爽,不带一丝杂质的甜意直冲天灵盖。
“老板,你这卖的什么?”第一个驻足的是位西装革履的白领,他一边看着手表一边匆匆问道,脸上写满了对这种街头把戏的怀疑。
“清心蜜露,十块一杯,提神醒脑。”言辙声音平淡。
白领犹豫了半秒,或许是出于好奇,或许是赶时间的烦躁让他愿意尝试任何能带来片刻安宁的东西。
他扫码付了十块钱,接过纸杯,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大口。
下一秒,他的眼睛倏然瞪大,脸上紧绷的线条瞬间柔和下来,一声轻微的喟叹从喉咙里溢出。
“这水……有点东西!”他像是发现了新大陆,立刻掏出手机,对着那简陋的摊位和手中的纸杯拍了张照,配文发了朋友圈:“城西街角发现神水,不含糖,但甜到灵魂出窍,感觉能再肝三个通宵!”
这条朋友圈仿佛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,迅速激起层层涟漪。
十分钟内,围在言辙摊前的,就从零星的三五人,暴涨到黑压压的二十多人。
人群外围,一个拄着乌木拐杖的老者眯着眼睛,他花白的胡须微微抖动,目光锐利地盯着那些喝下“蜜露”后一脸惊奇的年轻人。
他叫老吴,是市里食品研究所退休的工程师。
他低声嘀咕着,声音只有自己能听见:“口腔唾液淀粉酶无糖反应,也不是阿斯巴甜、三氯蔗糖那些人工甜味剂的味道……这股纯粹的甜味,到底是从何而来?”他没有上前揭穿什么,只是默默将言辙那张年轻却沉静的脸,牢牢记在了心里。
就在这时,一个穿着宽松卫衣、脚踩白色帆布鞋的女孩挤进了人群。
她叫苏沁,刚从不远处的地下舞房练完舞出来,汗水浸湿了额发,嗓子干得像要冒烟。
她个子不高,却有股不容忽视的利落劲儿,直接掏出五十块钱拍在桌上:“来一杯。”
言辙看了她一眼,递过一个满杯。
苏沁仰头一饮而尽,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,仿佛久旱的土地得到了甘霖的滋润。
但很快,她那双清亮的眸子就抬了起来,直直地盯住言辙:“你这水……没加任何东西?”
她的问题比老吴更直接,更笃定。
言辙面不改色,平静地收下钱:“祖传配方。”
苏沁的嘴角忽然向上微扬,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。
她没有追问,反而再次掏出手机,扫了言辙的收款码,又额外打赏了六十块钱。
“甜得不像话,”她轻声说,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,“但比这水更甜的是——这个世界上,还有人愿意相信这种小小的奇迹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我能给万物编辑词条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我能给万物编辑词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