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的风带着几分凉意,吹得院角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。苏青刚把晒好的野菜收进布袋,就看见邻居王大叔扛着锄头从院外路过,脚步顿了顿,朝她喊了句:“苏青啊,跟你说个事,你家小叔子陆庭州明天就到家了,上午的火车,估计晌午就能到村里。”
“明天就到?”苏青手里的动作猛地一顿,心里瞬间咯噔一下。虽然早就知道陆庭州要回来,可真听到确切时间,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。她深吸一口气,快步走到院门口,朝着王大叔的方向追问:“大叔,您确定是明天吗?有没有说大概几点到?”
“错不了,我下午去镇上拉化肥,碰到村支书了,他说接到公社的通知,陆营长明天上午十点左右到镇上车站,让家里人要是方便,就去接一下。”王大叔拍了拍锄头杆,笑着补充,“这陆营长可是咱们村的大英雄,这次回来,说不定还能给孩子们带些城里的稀罕玩意儿呢。”
苏青笑着应了声,目送王大叔走远,心里却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。陆庭州,陆建军的弟弟,三个孩子的亲叔叔,更是这个家里目前唯一能撑起场面的男人。记忆里,他是部队里的营长,性格冷硬,说一不二,当年原主虐待孩子、补贴娘家的事传到他耳朵里,他直接写了封措辞严厉的信回来,说要是再敢折腾,就把她赶出陆家。
现在她顶着“苏青”的身份,要面对这样一个对原主满是厌恶的男人,还要让他相信自己已经彻底改变,这简直比当初在商场上谈成一笔百万订单还难。
“妈,怎么了?”陆晓燕端着洗好的碗筷从灶房出来,看到苏青站在门口发愣,眼神里带着担忧,“是不是出什么事了?”
苏青回过神,压下心里的紧张,走回院子里,摸了摸陆晓燕的头,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:“没什么大事,就是你叔叔明天要回来了,咱们得把家里收拾干净,再做顿好吃的,给你叔叔接风。”
“叔叔要回来了?”陆晓燕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放下碗筷就往房间跑,“我去告诉建国和晓梅!”
看着陆晓燕雀跃的背影,苏青心里稍稍松了些。三个孩子跟陆庭州的感情很好,尤其是陆晓燕,小时候经常跟着陆庭州上山掏鸟窝、下河摸鱼,对这个叔叔格外亲近。有孩子们在中间缓和,或许陆庭州的态度能软和些。
但这份轻松只持续了片刻,就被更重的压力取代。她走到堂屋,环顾着这个简陋的家——墙壁上的报纸已经泛黄卷边,角落里堆着孩子们的旧衣服,炕边的木箱上还沾着灰尘,看起来确实有些破败。陆庭州在部队里待惯了,讲究整洁,看到家里这副模样,怕是第一印象就好不了。
“得赶紧收拾。”苏青咬了咬牙,立刻行动起来。她先找来一块旧布,蘸了些温水,开始擦拭墙壁上的报纸。泛黄的报纸擦过之后,露出下面干净的墙面,看起来清爽了不少。接着,她又把角落里的旧衣服分门别类叠好,放进木箱里,把木箱擦得一尘不染,摆回炕边。
然后是灶房。她把灶台里的灰烬清理干净,用抹布把灶台擦得锃亮,连铁锅的锅底都用铁丝球仔细刷了一遍,去掉了厚厚的黑垢。橱柜里的碗碟也重新洗了一遍,摆得整整齐齐,原本空荡荡的橱柜,看起来也有了些生气。
忙完这些,天已经黑透了。苏青累得腰酸背痛,坐在灶房的小板凳上,揉着发胀的肩膀,心里却还在盘算着明天的饭。家里现在有之前换的5斤粮票,还有一些晒干的野菜和昨天摸的鱼虾,想要做顿丰盛的饭,还得再添点东西。
“玉米面,对,玉米面!”苏青眼睛一亮。玉米面比粗粮好吃,也更管饱,用玉米面做玉米饼子,再煮一锅鱼虾野菜汤,要是能再加点鸡蛋,就是一顿很不错的接风饭了。她摸了摸贴身的口袋,里面还有之前换的2角钱,正好可以再去换点玉米面。
第二天一早,天刚蒙蒙亮,苏青就拿着粮票和钱,匆匆往镇上赶。镇上的粮站刚开门,她就换了半斤玉米面,又买了一小块猪油——用猪油烙玉米饼子,会更香,孩子们也爱吃。
回到家时,孩子们已经醒了。陆晓燕正帮着弟弟妹妹穿衣服,陆建国则在院子里劈柴,看到苏青回来,都围了上来。
“妈,你买什么好吃的了?”陆晓梅拉着苏青的衣角,小脸上满是期待。
“买了玉米面和猪油,今天给你们烙玉米饼子吃,再煮一锅鱼虾汤,给你叔叔接风。”苏青笑着说,把玉米面和猪油放进橱柜里,“晓燕,你帮妈烧火,建国,你去把昨天晒的野菜拿出来泡上,晓梅,你帮妈把碗筷摆好,咱们一起准备早饭。”
“好!”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答应,各自忙活起来。
灶房里很快就热闹起来,烧火的“噼啪”声、洗菜的“哗哗”声、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,充满了家的温暖。苏青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,心里却还在演练着如何应对陆庭州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八零辣妈: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八零辣妈: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