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个时辰转瞬即过。
时九娘原本想着得空了,将旧衣缝缝。
只不过刚缝了几针,上下眼皮便开始打起了架。
听着宋郎君稍显温润的声音,时九娘只觉得越听越困,这郎君的声音竟有催眠之效。
“宋郎君,如何?”时知夏将手中的纸拿起,上面写着她自己的名字,可比刚写时好看多了。
一笔一划皆有进步,时知夏满足的笑了起来。
宋清砚仔细端详了下,笑着点头:“比刚才进步了一些,不如写些别的名字。”
“好。”时知夏有些为难,该写谁的名字。
“不如写我的名字。”宋清砚轻笑提议。
时知夏觉得妥,黑九的字太过简单,宋郎君的名字难些,她心中没有多想,落笔写下了他的名字。
一旁埋头苦写的黑九,感觉自己已经与手中的笔合为一体,就如同练剑时,同剑合二为一。
感觉自己似要突破练字的桎梏,黑九乐了起来。
“怎的突然乐了。”时知夏见他突然笑出声,有些莫名的看了过去。
待看到他纸上的字后,她心中明了,不再多问。
“郎君,请看。”黑九将所写的字拿了起来,心中得意,面上仍保持谦虚的模样儿。
郎君曾与他说过,戒躁戒骄。
他不想过于骄傲,让知夏产生负担。
她如今这字,与自己可比不了,黑九自信得很。
“倒是写得比平日要好,看来让你一人练字,的确不太妥当。”宋清砚想着他一人练字,便会胡练。
若是有人一起练,他还能上点心。
“郎君此话不妥,我一人练字时,也十分用心。”黑九不同意,郎君怎能睁眼说瞎话。
他这是厚积薄发,可不是起了与人争高低的心思。
“黑九,勿言。”时知夏嘘了一声,她练字的专注力,可没做菜时好,得保持安静才行。
直到纸上写满了宋清砚的名字,时知夏才放下笔。
“好了,郎君,请看。”时知夏拿起纸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宋郎君的名字。
宋清砚接过一看:“好,今日到此结束。”
说完,他将时知夏写的纸收起,放入了宽袖中。
“不早了,时小娘子早些休息,明日继续。”
在家中练字,还有宋郎君陪同,时知夏倒是觉得这样更好,因为娘亲在,宋郎君肯定不好骂人。
就算她字练得不好,宋郎君也会压着脾气。
就是可怜了宋郎君,白日里要教学子,晚上还得教她这根不开窍的木头。
“宋郎君慢走,明日新朝食,我让黑九送到书院。”时知夏热情万分的送走了宋郎君,长叹一口气。
她这声气将时九娘叹醒了,时九娘看着院子里静悄悄,便知宋郎君他们离开了。
“知夏,快些进屋,该睡觉了。”时九娘将热水备好,催着乖囡进屋。
“明日若是再练字,别在院子坐着,容易着凉。”
就算桌下放了炭盆,四面漏风,哪里来的暖意。
“娘,你别忙活了,我自己来,你别冻病了。”时知夏将手中的笔墨放置于桌面,起身提桶进屋。
洗漱了后,时知夏散开头发,进了被窝。
想到自己写满了名字的纸被宋郎君拿走,时知夏睡时迷迷糊糊的想。
宋郎君为何要带走,难道想将纸烧掉。
“郎君,郎君,我写的字如今已有了风骨,是不是可以不用每日练字。”黑九开始讨价还价。
他又不是想去书院当夫子,字练得好又有何用。
宋清砚曲指叩了下他的脑门:“不过是字写得好些,倒是自满起来了,赶紧进屋休息。”
回了自己屋,宋清砚将袖中的纸拿出来。
待看到字上的纸后,宋清砚回想了下。
练字时的时小娘子,面上表情丰富,倒是让人想笑。
宋清砚将纸折好,放入盒中,洗漱后脱衣休息。
寅时不到,杨晚娘已经洗漱好,整装待发,时家老二牵过驴车,准备送娘子进城。
“老二媳妇儿,你们路上小心些。”叔婆塞了两个鸡蛋到杨晚娘的手中,让他们夫妇二人路上吃。
天寒,不吃些东西填填肚,可不好熬。
其他人也叮嘱了几句,杨晚娘一一应声。
“爹,娘,走了。”时家老二回头挥手,催着娘子上驴车,自己则是牵着毛驴出了院子。
叔婆见二人已经走远,心中还是有些担心:“也不知晚娘在铺中能不能做得习惯,可别出什么大错。”
“娘,你放心,二嫂对灶台间的活计熟悉得很,怎会出大错。”三儿媳妇王翠姑让她放宽心。
她们三个儿媳妇,就属二嫂最会做灶台上的事。
叔婆一想,也是,不能太担心,二儿媳妇手脚麻利,定能在知夏的铺中长长久久做下去。
二儿媳妇还没到铺子,她可不能自己吓自己。
驴车摇摇晃晃到了城外,杨晚娘怀里抱着包袱,昨晚睡前,翁公嘱咐她带些干货给阿姐她们。
“娘子,入城了。”时家老二吆喝了一声。
杨晚娘往前坐,扶着郎君的肩膀:“人真多呀!”
这个时辰,城外已经热闹了起来。
不少挑担入城的百姓们,排着队闲聊着今日要卖的菜。
因他们赶的是驴车,排到了对面。
“哎,慢些慢些,别挤着我的菜。”
“别踩别踩,筐里坐着我家小儿,别翻了。”
驴车排队倒是比挑担要好些,至少不会挤挤挨挨。
杨晚娘平日里进城,都是埋头入城,买完东西后,也不敢久留,就怕花银子。
今日坐在驴车上,倒是有了闲情,能看看热闹。
“晚娘,肉汤铺到了。”时家老二将驴车拴好,看到肉汤铺还关着,但厨房已经了光亮。
“我去敲院门,你且等会儿。”
杨晚娘抱着包袱应声,抬脚下了驴车。
厨房的时九娘,听到院门被人敲响,愣了下。
“娘,去开门,应是堂叔他们来了。”时知夏想起这个时辰,堂叔和二婶婶该是进城了。
果然,时九娘一出厨房,便听到了老二的声音。
“阿姐,开门,是我。”时家老二乐呵呵的道。
将院门打开,时九娘笑着招呼他们进来。
“快些进来,哎哟,瞧你们冻得,进厨房暖暖身子。”
喜欢四时鲜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四时鲜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