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里,金黄色的小麦在轻风的吹拂下,宛如波浪。
已经有人家在收小麦了,远远看去,好像一个个黑点在金色麦浪里起伏。
陆明桂挎着篮子去河边找野芹菜。
这回沿着河沟走的更远了一些。
能看见上回割断的野芹菜又在爆出新芽,只是还没有到割的时候。
再往前走,果真又看见了一小片野芹菜。
而在距离野芹菜不远的地方,竟然看见了一些野豌豆苗。
野豌豆很嫩,掐了叶儿尖放在水里烫一烫,吃起来鲜甜。
这哪里能错过?
顾不上割野芹菜,陆明桂先动手掐起豌豆尖儿来,只捡那嫩尖尖儿掐,足足掐了一大把。
这些足够一顿吃的。
等掐了豌豆尖,这才去割野芹菜。
割完野芹菜,依旧往白房子里一放,不打眼。
也省的村里人背后嘀嘀咕咕,说她一把年纪了,还不务正业,不好好种地,整天就和野菜杠上了。
野菜不多,也就半个时辰,就割的差不多了。
陆明桂停下手往家走,挎着的竹篮里只放一把豌豆尖儿。
正好在村口和宋小冬三人打了个照面。
三人背着满满的竹篓子,竹篓子里放着的毛笋。
“娘,您也挖野菜去了?”
“对,掐了点豌豆尖儿,晚上回去烧汤喝。”
又问几人:“你们今儿回来的倒是早,已经挖了这么多了?”
赵元脸儿热的红扑扑的:“陆阿奶,我们还要再去一趟嘞。”
“今儿找到一片全是毛笋的地方。”
“对,就是发现的太晚了,”宋小冬接着说,“当时已经挖了一篓子蕨菜和马齿苋。”
“后来看见毛笋子,挖的太高兴,一不小心挖太多。”
“我们仨就说先回来送一趟,再去拿一趟也来得及。”
几人说着话,就走到了宋家大门外。
陆明桂看了看天色,确实还早。
问道:“还有多少笋子要拿?”
宋小冬想了想:“笋子还有一篓子,马齿苋和蕨菜加起来也有一篓子。”
陆明桂就说:“那这样,反正没事,我和小冬去拿吧。”
“元哥儿,你和兴哥儿回家歇息去。”
两个孩子都不肯:“陆阿奶,哪能让您跑这一趟?”
“这有啥的?”陆明桂就笑了,“你们俩玩去吧。”
“别看阿奶年纪大,劲儿还是有的。”
“正好我也好些天没进山了。”
见她说的认真,两人这才卸下了背篓:“陆阿奶,那我们走了啊。”
他俩也没真去玩,下地帮着家里收麦子去了。
陆明桂这才敲了家门,将三篓子毛笋交给宋小秋,又叮嘱了一句晚上别做饭,等自己回来。
然后才背着篓子和小冬往山里去。
宋小冬走在前头,手中的棍子不停敲打地面。
两人脚下踩着松软的树叶,发出嚓嚓的声音。
“娘,就在前头了。”
“您慢些,小心脚下。”
之前还是陆明桂带着宋小冬进山,叮嘱他小心脚下,如今却变成了宋小冬叮嘱她。
这让陆明桂心里头有些暖和和的。
她跟在后头,脸上带着笑:“行了,你在前面带路吧,不用担心我。”
“娘还没有到老眼昏花的时候呐。”
宋小冬嘿嘿一笑:“嗯嗯,儿子知道。”
两人又向上爬了一段,果真就看见了斜坡下堆着一堆毛笋,还有一小堆的马齿苋和蕨菜。
“娘,到了,就是这里。”
宋小冬卸下背篓,将毛笋子装进去,又将马齿苋装在另一个篓子里。
重的自己背,轻的留给他娘背。
陆明桂却打量起周围来。
约莫是人来得少,地上没什么人踩出来的痕迹,全是厚厚的落叶。
头顶是高耸入云的松树,地上有横倒着的枯木。
脚下不远处就是一块石壁斜坡,寸草不生,石壁之下,又是一处平坦之地。
虽说只有四五米高,然而低头看过去,陆明桂却还是觉得头晕目眩。
难怪会有这么多毛笋没人摘。
“你们几个倒是机灵,怎么找到了这里?”
宋小冬挠挠头:“之前那条山路都被村里人翻遍了,都寻不到什么野菜。”
“我们仨就说换一条路,今儿个是第一天往这里来。”
“谁知道发现了这么多的笋子。”
“娘,你瞧这些笋子长得多好?再不挖就要老了。”
“唉,就是山路不好走。”
听他絮絮叨叨,陆明桂点点头,心头却涌上一股子莫名情绪。
村里人饿的时候,哪里不去寻摸?
这里竟然没人来?
总不会这里就是宋成业当年被熊瞎子拍死的地方?
这么想着,心头就是一慌,陆明桂最怕的就是熊瞎子。
虽然这辈子她没见过这畜生!
可就是怕!
她向来是冷静,如今却慌里慌张:“小冬,天儿不早了,咱快些走吧。”
因为树荫遮蔽,这会儿确实挺暗的。
“哎,娘,您先把这篓子蕨菜背着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古代老妇有空间,直通现代菜市场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古代老妇有空间,直通现代菜市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