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征队狼狈不堪地逃回档案室前哨站。他们盔甲破碎,衣衫褴褛,人人带伤,脸上混合着疲惫、后怕以及一丝完成任务后的虚脱感。【石肤】伤势最重,胸口厚重的板甲彻底碎裂凹陷,脸色苍白如纸,呼吸微弱,需要【百草】和【苏半夏】轮番施展持续性的治疗术式并配合珍贵的草药才能稳定伤势,显然需要极长时间的静养才能恢复。但无论如何,他们的任务成功了。
泵站提供的能源虽然只是部分恢复,远未达到全盛时期,但其输出的稳定能量流已足以让【零】的系统屏障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,那道笼罩前哨站的微弱光幕变得凝实而稳固,暂时抵御住了蓝星方面愈发疯狂的探测波次。艾瑟兰,这艘搁浅在寂静深渊中的方舟,终于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,尽管这机会可能转瞬即逝。
【零】的光影再次于大厅中央凝聚,这一次,它的形象似乎比以往更加清晰了一点。它没有过多言语,而是直接对所有参与远征的生还玩家给予了极为丰厚的贡献点奖励,并授予了独一无二的特殊称号【深渊先驱】。同时,基于泵站恢复后解锁的新能源等级,系统兑换列表中更新了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蓝图和兑换项: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能量护盾发生器(简易版,能抵挡数次能量攻击)、更强效的能量武器附魔(可对“归寂”衍生物造成显着额外伤害)、以及更高效的能源核心和医疗用品。玩家的整体实力因这次远征的历练和丰厚的奖励再次实现飞跃。新装备的闪光、新技能的效果、以及共同经历生死考验、并肩从地狱深处爬回所带来的深厚战友情谊,让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。
然而,短暂的喜悦无法彻底驱散心底的寒意。泵站深处那只由岩浆和黑暗构成的恐怖巨手,其带来的毁灭性冲击和令人窒息的压迫感,如同最深沉的梦魇阴影,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。【零】在后续的分析中冷静地确认:那是“归寂”污染与艾瑟兰星球地心庞大能量长期结合、并在静滞力场衰弱期受到外部能量刺激(泵站重启)而催化产生的可怕存在,一种近乎自然天灾般的实体化威胁。它因其庞大的能量形态和与地心的链接,暂时无法离开那片深渊岩浆湖,但它的存在本身,就像一个抵在艾瑟兰命门上的毁灭之刃,随时可能带来彻底的终结。
另一方面,在远征队深入险境期间,留守档案室的【墨尘】和【文蠹】也有了重大发现。他们几乎不眠不休,终于从一份深度加密、破损严重的“观测者日志(奥术视觉记录)”中,破译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隐藏历史:艾瑟兰文明在启动“静滞计划”时,并非完全被动地等待消亡。他们在冻结自身文明火种的同时,向茫茫多元宇宙定向发送了无数份“文明火种”数据包——其中不仅包含了艾瑟兰的基础语言、历史、科技树、艺术、甚至还有微缩化的生物基因库以及静滞力场发生器的理论基础——这是一种绝望中的希望,期盼着至少有一份火种能被某个友善或具有潜力的文明发现并继承,让艾瑟兰的遗产不至于彻底湮灭。
而其中一份,或者说一簇火种的发送方向,经由星轨计算,恰好指向了……玩家们所来的蓝星所在星域。
这个发现如同拼图的关键碎片,瞬间解释了许多疑问:为什么玩家能够几乎无碍地理解艾瑟兰的文字和系统界面——他们或许并非首次接触,其潜意识深处可能早已接收过这些散逸的“火种”信息碎片(或许以梦境、灵感或未被察觉的宇宙辐射形式)。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两个世界截然不同的“规则”(科技与奥术)能在此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兼容性转化。
但更重要的是,日志末尾用一种极度忧虑的语调提及,每一份“火种”数据包内部,都嵌有一个极其隐秘的“共鸣信标”。一旦“火种”被真正激活(即内部的知识被大规模解读、理解、运用),这个信标就会自动启动,持续不断地向源头发送出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坐标信号。设计初衷是为了引导可能的、继承了艾瑟兰遗产的文明前来救援,但日志也严肃警告——这信标在黑暗中响起的同时,“也可能……会吸引来其他并非期待中的……东西。”
玩家们在档案室的大规模活动,不断解读学习艾瑟兰的知识,尤其是【零】大规模接引玩家意识(这种跨世界的深度连接本身就需要极其精确的坐标定位),可能早已在无意中大幅增强、甚至彻底激活了这个隐藏在文明底层的“信标”!
“所以……蓝星那边的探测强度一次次提升,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技术发展和对异常点的好奇……”【文蠹】推了推眼镜,脸色有些发白,声音干涩,“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这边……‘信标’的信号变强了,像黑暗中的灯塔一样,让他们更容易‘看’到这里?”
这个推论让所有听到的人不寒而栗。他们的成长,他们每一次对艾瑟兰力量的学习和运用,本身就在加速暴露艾瑟兰坐标的风险!他们一边努力生存,一边却可能正在亲手将自己和这个残破的世界推向更危险的境地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裴卿的第四天灾策划日志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裴卿的第四天灾策划日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