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入腊月,年关的脚步渐近,皇宫内外开始弥漫起一股忙碌而喜庆的气氛。连绵的冬雪将朱墙碧瓦覆盖上一层纯净的白,檐下悬挂起崭新的宫灯,内务府上下忙得脚不沾地,筹备着除夕国宴与各宫年赏。
坤宁宫内,地龙烧得暖融,驱散了窗外的严寒。沈清漪近日愈发忙碌,除了日常宫务,年下诸事更是繁杂。赏赐宗室命妇的节礼、各宫份例的增减、除夕宴席的菜单、歌舞杂耍的安排……一桩桩、一件件都需她最终定夺。
她端坐于书案后,面前堆满了账册、礼单和名录。云袖和云芷侍立两侧,一个负责整理文书,一个负责回禀事务。
“娘娘,这是内务府拟定的宗室及三品以上命妇年赏单子,请您过目。”云袖将一本厚厚的册子呈上。
沈清漪接过,仔细翻阅。赏赐之物无非是绸缎、药材、首饰、古玩等,关键在于等级、数量的把握,既要彰显天家恩典,又要符合规制,不能厚此薄彼惹人非议。她看得极快,偶尔用朱笔在某处稍作修改,或增或减,皆有其考量。
“康亲王府和清河郡主府的赏赐,再厚三分。”沈清漪批注道。康亲王是萧珩较为倚重的宗亲,清河郡主低嫁寒门将领楚凌,这桩婚事由她促成,自然要多加照拂,以示皇家对宗室与新兴将才的重视。
“是。”云袖记下。
“还有安南侯府、镇国公府……”沈清漪一一指明,她对各府邸的远近亲疏、地位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刚处理完赏赐单子,司膳房的太监又前来请示除夕宴的最终菜单。上百道菜肴,从冷盘到热膳,从汤品到点心,琳琅满目。
“这道‘龙凤呈祥’用料太过奢靡,换掉。还有这‘驼蹄羹’,陛下不喜油腻,撤下。添几道清爽的时蔬,江南新贡的冬笋不错……”
沈清漪指尖划过菜单,语气平稳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。她不仅考虑萧珩的口味,还要顾及太后、各位太妃以及宗亲们的喜好,更要彰显国宴的气派与皇家的品味。
太监连连称是,恭敬地退下。
接着又是尚仪局来回禀宴席间的乐舞安排,内务府汇报宫灯、春联、窗花的制备进度……
沈清漪处理起来有条不紊,效率极高。她记忆力惊人,对各项事务的细节了如指掌,偶尔提问,皆切中要害,让回话的宫人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午后,天色略显阴沉,又飘起了细雪。
沈清漪终于得以暂歇片刻,靠在暖榻上闭目养神。云芷轻轻为她揉着太阳穴。
“娘娘,歇会儿吧,您这几日太劳神了。”云芷心疼道。
沈清漪微微摇头:“年关事多,马虎不得。”她睁开眼,看向窗外纷飞的雪花,“各宫皇子公主们的冬衣和年礼可都发放到位了?尤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那边,娴妃和兰妃初次独自操持皇子过年事宜,若有疏漏之处,你们暗中提点一二,莫要声张。”
“娘娘放心,都已安排妥当。两位娘娘也都十分上心,事事亲力亲为。”云袖回道。
沈清漪点了点头。将大皇子、二皇子交由娴妃、兰妃抚养,既分了惠昭仪、敬婕妤等旧人的权,也给了这两位家世不显但性情尚可的妃嫔立足的资本。她们感念恩德,自然会更加尽心。这也是平衡之道。
“祥妃那边呢?”沈清漪又问。白氏经过刘氏事件后,安分了不少。
“祥妃娘娘近日多在蓼风轩陪伴两位皇子,偶尔去御花园走走,并无异常。对娘娘赏赐的衣料和首饰,十分感激,前日还亲手做了些点心送来,说是两位皇子的孝心。”云芷笑道。
“她倒是个知趣的。”沈清漪淡淡道。只要安分守己,她不介意给她们几分体面。
正说着,殿外传来太监的通传声:“皇上驾到——”
沈清漪忙起身整理仪容,迎至殿门。
萧珩披着玄色大氅,肩头落着些许未化的雪花,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。他神色似乎有些疲惫,但看到沈清漪时,目光柔和了些许。
“臣妾参见皇上。”
“不必多礼。”萧珩虚扶一把,自行解下大氅递给宫人,走到暖榻边坐下,“朕刚从御书房过来,批了一上午折子,头疼得很。到你这里躲躲清静。”
沈清漪示意云芷去端参茶,自己则坐到他对面,温声道:“年关政务繁忙,皇上也要当心身体。”她注意到他眉宇间的倦色,并非全然是政务所致,似乎还有些烦心之事。
萧珩接过参茶,喝了一口,暖意入喉,神色稍缓。他打量着沈清漪,见她虽面带倦容,但眼神清亮,举止从容,将这偌大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,心中那点烦闷似乎也消散了些。
“还是皇后这里让朕舒心。”他叹了一句,随即道,“今年各地雪灾奏报比往年多,赈灾事宜需加紧督办,户部那边吵吵嚷嚷,为钱粮拨付争执不休,真是……”他揉了揉额角,没有说下去。
沈清漪安静地听着,并不随意插嘴前朝之事,只轻声道:“皇上忧心国事,乃万民之福。臣妾无能,不能为君分忧,只能尽力打理好后宫,不让皇上为此烦心。”
喜欢凤转身,侯门悔,宫阙深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凤转身,侯门悔,宫阙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