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明五带着杜广志从左侧开始沿着山谷绕行一周,每到一个显眼的位置,都要考教杜广志一番。最后在定穴的时候,杜明五问道:“这个山谷也不大,刚刚咱们已经看了一圈,你说了三个地方都是比较好的,你觉得最好的地方是哪一个?”
杜广志略微思考了一会儿,然后用手指着山谷的西南方向,缓缓说道:“依我之见,如果非要挑选一个最佳的位置,那么这个地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。我记得爷爷您曾经告诉过我,头枕大龙,脚踩清水,乃是绝佳的地势。”
杜明五听后,面露微笑,对杜广志的回答表示认可:“嗯,不错不错,你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,并且能够举一反三,这一点非常难得。不过,你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,我们之前在家里那片区域所查看的阴宅,其实都是为小门小户所准备的,他们的选择范围相对有限,只能在自己的自留地里进行挑选。然而,这次我们是为徐家选址,情况就大不相同了。无论我们最终选择哪个位置,徐志杰都有足够的财力直接购买下来。所以,之前给家里人看阴宅时所用的那一套标准,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有些不太适用了。”
杜明五稍稍停顿了一下,接着继续说道:“你看啊,山谷的正中央,乃是八方气运汇聚之地。本来这座山就属于落驾沟,落驾沟得由来你知道吗?带有空的时候我给你讲一讲把。但是凭借字面意思你也能猜个通透吧。如果是中间位置,徐家的气运便能处于一种非常平衡的状态。”
杜广志眉头微皱,若有所思地低下头,脑海中不断回忆着杜明五曾经对他说过的话:“山有势,水有魂,地有韵……”他暗自琢磨着,这山谷究竟属于山势还是地韵呢?
此刻,杜广志与徐志杰、徐志理之间的距离尚远,周围也没有其他人,于是他毫无顾忌地开口问道:“爷爷,您看咱们在这个山谷里定的穴位,到底是属于山势还是地韵啊?”
杜明五听到孙子的问题,先是微微一笑,然后突然放声大笑起来。他笑得如此开怀,以至于好几次都岔了气,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声,开口回答道:“哈哈,在这个山谷里定的穴位,属于山中地韵,而非山势哦。”
杜广志闻言,心中的疑惑并未完全消除,他紧接着追问:“那刚刚我们见到的驳,是不是就是这座山的山势呢?”
杜明五再次笑了起来,笑声在山谷中回荡,仿佛在嘲笑杜广志的天真。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缓过气来,说道:“孩子啊,点香烧纸有时候确实能够与死去的人沟通,但如果时间太过久远,就很难成功了。至少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,还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呢。这匹驳就是一个通人性得生物罢了。”
杜广志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,嘴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,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:“那你刚刚一本正经地跟那个驳说严子陵先生同意了,人家才走的!”
“可不是嘛,你可给我记住了,咱干这行的,不光要有真本事,还得会随机应变呢。你看看它多通人性啊,我用对付人的法子对付它,有啥问题?
再说了,严子陵就算是再有名的隐士,他也活不了多久。而且严子陵可是两千年前的人呢,在南落驾沟山隐居,南落驾沟山就是紫岩山,他还有一匹驳,这些信息我要是推断不出这只驳是严子陵那匹驳的后代,那可就太不像话了!那匹驳很通人性,但是它不懂怎么沟通已故得人啊。”
杜广志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,但就在这时,他的爷爷却突然又让他的情绪波动起来。回想起之前跟着爷爷出去给别人看风水的时候,爷爷总是一脸严肃地讲解、推测,还会认真地嘱咐人们需要注意的事项。然而,让杜广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到了真正关键的时刻,爷爷竟然如此懂得变通!这让他不禁感叹,原来爷爷还有这样的一面,而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又学到了一课。
杜明五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讲述中,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源源不断的洪流,滔滔不绝地继续流淌着:“话题稍微扯远了一些,不过没关系,我们还是回到徐丰华的阴宅这个话题上来吧。刚才我跟你说的那些内容,你都有好好记住吗?等回到家以后,我会去给你买一本《玉匣记》,这本书虽然比较大众化,但里面的事例还是相当不错的哦。你一定要多看看,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知识和经验,特别是为人处世之道,如果看不出,那这本书也就等于白看。”
杜广志对杜明五的话充满了好奇,他忍不住插嘴问道:“为什么说如果看不出为人处世之道就等于白看呢?”这个问题显然引起了杜明五的注意,他长叹一口气,仿佛对杜广志的疑问感到有些无奈。
杜明五稍稍停顿了一下,然后解释道:“因为这本书里真正有价值、值得你去学习和领悟的,其实就是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啊。至于其他的技巧和道理,我不是都已经教给你了吗?特别是我的那些笔记,可比这本书要全面多了呢。”说完,杜明五用一种让人难以琢磨的眼神凝视着杜广志,似乎在期待他能理解自己的意思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勘医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勘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