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治处的关注
三营战士病危获救一事迅速传到了军区政治处。
副政委吴仲明翻阅报告时,眉头一挑:“‘沈知秋’……这个名字,最近很活跃嘛。”
他身边的政工干事补充道:“就是顾战霆的爱人,那位提出军嫂积分考核制的嫂子。听说这次山里救人用的是她熬的药汤,营长亲自上报。”
吴仲明点点头,沉吟片刻,吩咐道:
“她的资料整理一下,纳入军区军属后备人才库。”
干事一怔:“副政委,她只是个军嫂,不是正式军人……”
“军嫂不是军人,但也能是战斗力的一部分。”吴仲明淡淡道,“未来的军属工作,需要这种有能力、有头脑、懂政治的女同志。”
就这样,“沈知秋”这个名字,悄然出现在了军区政治处的档案系统中。
二、嫂子圈的震动
消息还没公开,但嫂子圈已然炸开了锅。
有人听说她的名字“被记录进了档案”,纷纷投来敬仰与羡慕的目光。
“知秋姐,你太厉害了,咱们这帮军嫂,能被政治处关注的,只有你一个!”
“以后要是真成立什么军属指导小组,你肯定是带头人!”
沈知秋一边温和微笑,一边心里打鼓。
她并不想太过高调,只想借助军嫂这个平台,为大家争取实实在在的利益。可现在这份“被关注”的光环,却让她感受到一丝隐隐的不安。
三、熟悉又陌生的目光
与此同时,在军区大院另一栋办公楼中,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的男人正在翻阅沈知秋的档案。
那是陆政研究室特派观察员——贺南泽。
他原本是省城某机关干部,因调研任务临时被派驻军区。此次正负责整理“军属参与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”。
“沈知秋……”他呢喃了一句,嘴角轻挑,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。
他早年在燕城上学时,曾见过沈知秋一次。那时她还只是一个陪朋友参加演讲比赛的旁听者,却因一场答辩中的犀利提问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“如果你真认定基层治理的核心是秩序,那人的情感因素你又如何处理?”
如今,那个当年一语中的的女生,成了军区最出风头的军嫂?
贺南泽放下档案,眼中多了一分兴趣。
四、顾战霆察觉异动
顾战霆近来军务繁忙,但也敏锐察觉到不少干部在谈论“沈知秋”。
他在一次军委小组会议后,看到吴副政委特意问他一句:“小顾啊,你家那位,不错,有眼光。”
他眉头轻皱:“副政委是在说什么?”
“别装了,三营报告都上来了。她这次救人做得漂亮,上头点名表扬了。”
顾战霆语气平稳:“她做的是军属分内事。”
吴副政委笑着点头:“这话说得好。回头我把她列入军属后备代表人选,你可别反对啊。”
顾战霆没有明确回答,只是低声回了句:“她若愿意,我不拦。”
可转身后,他立刻让副排长查清是谁第一个把沈知秋的名字上报的。
不是他不信任沈知秋,而是越是风头出众,就越容易被卷入权力与斗争的浪潮。他不希望她无意中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五、沈知秋的思虑与决定
这天傍晚,沈知秋在家中收拾药草,顾战霆沉默坐在窗边,许久才开口:
“你想成为军区的榜样军嫂?”
沈知秋一愣:“你问这个做什么?”
“最近很多人在关注你。你的档案已经进政治处了。”
沈知秋沉静下来,低声道:“我没刻意争什么,只是想把日子过得更好,也能帮到别人。”
她停顿了一下:“如果真能在不违背良心的前提下,做些事——我愿意试试。”
顾战霆望着她的眼神,柔和了几分:“你若真想,我支持。但记住——别太相信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。他们给的光环,随时也能拿走。”
沈知秋微笑:“我有你就够了。光环不光环的,不重要。”
本章小结:
沈知秋救人事迹上报,进入政治处人才档案;
军嫂圈震动,她被推上“模范”位置;
贺南泽登场,对她产生关注;
顾战霆警觉,试图保护她远离政治风浪;
二人深入沟通,沈知秋选择“不违本心而行事”。
喜欢重生1978:军婚撩人,糙汉宠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重生1978:军婚撩人,糙汉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