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那天,陈家门前早早搭起了宽敞的喜棚。棚子里满满当当摆了十四五张八仙桌,气派十足。
原本计划办三十桌,可那会儿做饭全靠土灶,厨师们实在没法一次性供上这么多桌菜,索性便在中午分了两波开席,总算把所有宾客都招待得妥妥帖帖。
陈国栋这场婚礼,说“盛况空前”真是一点不夸张。
杨集公社各部门、辖区各单位的负责人全来了,各大队书记会计没有一个敢落下,全县二十三个公社的头头也来了三四桌人,连县革委会主任都带着十几号人专程赶来道贺,把陈家旺的面子给得足足的。
按农村的结婚规矩,这天新郎周雨涵本该傍晚才进门。可周雨涵家没办宴席,也没让陈家派车迎亲。
陈家旺夫妻俩一来心疼周雨涵一人在宿舍孤零零的,二来也想在亲朋好友面前“显摆”一下,便决定让陈国栋中午骑着自行车去把人接回家。
周雨涵身着一身喜庆的红嫁衣,一踏进陈家大门,当场就惊艳了所有人。她模样俊俏,性子又落落大方,国栋娘看在眼里,心里简直乐开了花。
先前总听儿子把周雨涵夸得天花乱坠,却没见过真人,如今见了才发觉——儿媳妇这模样,在杨集街上就算算不上“头名花魁”,也能排进前三。
她逢人就骄傲地炫耀:“咱这儿媳妇不仅漂亮,还是吃皇粮的呢!孩子户口是随母亲的,将来孙子孙女都是城镇户口啊!”
婚礼上的鞭炮一挂接着一挂,来道贺的人一波连着一波。前来贺喜的人群把陈家前前后后挤得水泄不通,棚子里的桌子坐满了人,外面还站着不少,热闹得快掀了天。
所有人望着一对新人俊俏的模样,眼里满是羡慕,贺喜的话一句接一句,把气氛烘托得格外热烈。
酒过三巡,陈家旺夫妻俩便带着新郎新娘,挨桌给宾客敬酒道谢。
国栋娘免不了又把周雨涵向众人夸了一番,末了还不忘补充那重要的一句:“咱这儿媳可是吃皇粮的!咱孙子一出生就是城镇户口呢!”
听到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夸赞周雨涵长得漂亮、工作体面,又瞥见大家眼里藏不住的羡慕,除了周雨涵自己,陈家旺一家三口心里简直乐开了花,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。
陈青今天是媒人,陈家旺特意把他安排在了上上席。这位置虽不是留给县革委会主任等贵宾的主位,却也是十几桌里档次稍次的好座。可谁也没料到,张大妮竟也被分到了这一桌——说不清陈家旺是有意还是无意。
说无意吧,这一桌坐的全是供销社的年轻姑娘,包括张姐、杨姐和江燕等人,穿着都比普通百姓整齐。张大妮作为陈国强的妻子,本就是自家人,穿着气质也搭,坐这一桌倒也合理;
说有意吧,整场婚礼足足十五六桌,明明能把她安排去别的桌,却偏偏把她和陈青这对冤家凑到了一起。而陈家旺也是知道这二人之间恩怨的,更难堪的是,陈青坐在这桌最显眼的地方,而张大妮作为自家人,还得忙着给众人倒酒。
这事啊,说起来真是充满了戏剧性。
张大妮看向陈青的眼神几乎要喷出火。
陈青却盯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,在心里暗暗盘算:自己如今的爱人也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,自己也怀了孩子。虽说这孩子是陈家旺的,可旁人并不知道;况且自己的婆家住在县城,张大妮却住在乡下,家境还窘迫。这么算下来,从各个方面,她都稳稳地压过了张大妮一头。
想到这,陈青的虚荣心又涨得满满当当,尤其是看着张大妮给自己斟酒的模样,更是得意。
张大妮心里再憋屈也没法子,这么大的场合,总得顾全脸面。
陈青本就酒量不大,如今又怀着孕,每次只抿那么一小口。可偏偏就是这一小口,也得让张大妮一次次起身添酒——说不清陈青是故意还是无意。
说故意吧,她明知自己怀着孕不该沾酒;说无意吧,若真不想喝,大可以一口不沾,何必偏要喝这一点,还非得让同样怀着孕、行动不便的张大妮来回忙活?张大妮望着陈青,心里的恨意又深了几分。
想起从前两人无话不说、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,如今却像仇人似的,再想到“人生何处不相逢”这句话,她不禁唏嘘:若不是陈国栋结婚,估摸着这辈子两人基本不会再见面了。
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陈青这“媒人”当的也算名副其实,只是这名号得打个引号。
若不是她和陈家旺狼狈为奸、出坏主意,让陈家旺糟蹋了周雨涵,周雨涵又怎会心甘情愿嫁进陈家?可在陈青自己看来,凭着自己和陈家旺的关系,以及自己在这场婚姻中的贡献,她坐这上席位置理所当然,毫无不妥。
供销社的人不明就里,只知道陈青和周雨涵都来自县城,或许真以为是陈青从中牵线搭桥,便觉得她坐这无可厚非;
也有人听说周雨涵没办娘家席,是因为和家里闹翻,再联想到陈青这个“媒人”,心里难免犯嘀咕,看向她的眼神里带着几分鄙夷——为了巴结陈家旺,就算顾全了这门亲事、顾全了陈国栋,却实实在在害了周雨涵。而这周雨涵准时看上了陈家的家境,又觉得周雨涵有点短视了,对她有点可惜和可怜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小镇红颜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小镇红颜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