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妯娌拌嘴因娃吵,花布缝袋送向阳
春末的靠山屯,日头一毒,地里的庄稼就疯长,村里人也跟着忙了起来。男人们下地挣工分,女人们在家洗衣做饭、喂猪养鸡,顺带收拾院子、纳鞋底,孩子们放学放假就漫山遍野地跑,日子过得既忙碌又热闹。
林晓丫上了学,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去学校,下午放学就带着陈向阳,跟林卫东、张山歌一起疯玩。这天是周六,不用上学,晓丫一大早就醒了,缠着娘要吃红糖馒头。王秀兰正在灶房烧火,闻言拍了拍她的小屁股:“你这瓜娃子,天天想吃红糖馒头,红糖不要钱啊?昨天刚给你蒸过,今天吃玉米糊糊配咸菜,听话!”
“不嘛不嘛!”晓丫撒娇,拉着娘的衣角晃,“俺想吃!俺昨天吃瓜得了福利,娘你看!” 她从兜里摸出上次系统给的一小块花布,“这布多好看,俺想做个小口袋,装野果用!”
王秀兰接过花布,是块淡粉色的,上面印着小小的桃花,确实好看:“行吧行吧,给你蒸一个,剩下的红糖得省着点用!这布确实好看,等娘有空,给你缝个小口袋,再给向阳也缝一个,你们俩一人一个,装野果、装弹珠都方便!”
“好耶!谢谢娘!” 晓丫高兴地跳起来,跑到院子里喊陈向阳。
陈向阳早就醒了,正在牛棚门口帮陈大爷劈柴,听到晓丫的声音,立刻放下斧头跑过来:“晓丫姐姐!”
“向阳,俺娘说给俺们缝小口袋,用好看的花布!” 晓丫拉着他的手,献宝似的把花布拿给他看。
陈向阳眼睛一亮,小声说:“真好看,谢谢晓丫姐姐。”
“不用谢!” 晓丫说,“俺们今天去张婶家附近玩呗?听说张婶家的大孙子和二孙子总打架,说不定能看热闹呢!”
陈向阳点点头,他啥都听晓丫的。
两人刚走到张婶家附近,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争吵声,还有孩子的哭声。晓丫眼睛一亮,拉着陈向阳就往张婶家的土坡上跑,趴在坡上往下看——张婶家的院子里,大儿媳和二儿媳正叉着腰对骂,两个小男孩在地上打滚,互相撕扯,哭得惊天动地。
“你家狗蛋凭啥抢俺家石头的弹弓?那是俺娘家陪送的,给石头玩的!” 二儿媳柳氏指着大儿媳赵氏的鼻子,脸红脖子粗地喊。
“啥你娘家陪送的?那弹弓是俺前几天从县城给狗蛋买的,怎么就成你的了?” 赵氏也不示弱,“明明是你家石头抢俺家狗蛋的,还恶人先告状!”
“俺胡说?你问问狗蛋,那弹弓是不是有个木头柄,上面刻着个‘石’字?” 柳氏说。
赵氏转头问趴在地上的大儿子狗蛋:“狗蛋,你说!这弹弓是不是爹给你买的?”
狗蛋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:“是……是俺的……石头抢俺的……”
“你放屁!” 柳氏的小儿子石头也哭着喊,“是俺的!娘给俺的!上面有‘石’字!”
两个孩子又扭打起来,张婶坐在门槛上,一边抹眼泪一边骂:“造孽啊!都是俺的乖孙,咋就不能好好相处呢?你们两个当娘的,也不知道劝劝,还跟着吵!”
“娘!这能怪俺吗?是她先护着她儿子的!” 赵氏说。
“俺护着俺儿子咋了?总不能让你儿子欺负俺儿子吧?” 柳氏说。
“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!你家石头那野性子,天天抢狗蛋的东西!”
“你家狗蛋才野呢!上次还把俺晒的咸菜推倒了,俺都没跟你计较!”
两人越吵越凶,从弹弓吵到咸菜,又吵到分家时的旧怨——分家时赵氏多分了一个小板凳,柳氏一直记着;柳氏借了赵氏的缝衣针没还,赵氏也翻了出来;甚至连张婶上个月给狗蛋买了块糖,没给石头买,都成了争吵的理由。
周围的邻居听到动静,都跑来看热闹,围在张婶家院子门口,七嘴八舌地议论:
“这俩妯娌,真是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吵,没个安生日子!”
“还不是为了孩子?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至于吗?”
“我看是旧怨没消,借孩子吵架呢!”
“张婶也不容易,两个儿子都结婚了,却天天闹矛盾,够头疼的!”
晓丫趴在土坡上,看得津津有味,还跟陈向阳小声嘀咕:“你说,那弹弓到底是谁的?”
陈向阳摇摇头,小声说:“不知道,不过打架不好。”
“也是,” 晓丫点点头,“不过看热闹真有意思!”
【叮!检测到宿主围观‘妯娌因娃抢弹弓拌嘴’大戏,吃瓜成功!奖励:鸡蛋四个、蓝布一尺、绣花线四轴(粉、绿、黄、紫)!已发放至宿主家灶房的碗柜里!】
晓丫心里一喜,鸡蛋!蓝布!还有绣花线!正好娘给她们缝小口袋,绣花线能绣好看的花纹!
两人看了一会儿,张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从地里回来了,看到媳妇们吵架,孩子打架,顿时火冒三丈,各自拉着自己的媳妇骂了一顿,又把孩子拉开,这场争吵才总算平息下来。赵氏和柳氏虽然还互相瞪着眼,但也不敢再吵了,各自拉着孩子回了屋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