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继续。下课后,何振雄收拾好教具,看了一眼正与罗友胜低声交流的邓枫,沉声道:“邓枫,你留一下。”
待其他学员都离开后,何振雄走到邓枫面前,目光复杂:“你刚才说的‘暴风突击队’战术,具体是怎么一回事?还有,你对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配系,了解多少?”
邓枫心中明了,教育并非顽固不化,只是碍于课堂纪律和自身立场,不能公开支持。他压下心中的一丝激动,详细地将自己在德国了解到的相关战术思想和武器知识,条理清晰地阐述出来,并结合中国军队可能的实际情况,提出了一些渐进式的改良建议。
何振雄听着,不时插话询问细节,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。这场非正式的课后讨论,持续了将近半小时。
“嗯……你的想法,很大胆,也有些道理。”何振雄最后拍了拍邓枫的肩膀,语气缓和了许多,“但改革非一日之功,操典也非一人可改。好好学,先把基础打牢。你的这些……见解,我会酌情向上反映。”
“谢谢教育!”邓枫立正敬礼。
看着何振雄离去的背影,邓枫知道,一颗种子已经埋下。他今日的“冒犯”,虽然引起了争议,但也让他的才能在更深的层面上,引起了教育层的注意。同时,他也清晰地感受到,在这座革命的熔炉里,革新与守旧的碰撞,才刚刚开始。而他在这次碰撞中,不仅展现了锋芒,也赢得了罗友胜等务实派更进一步的认同,以及与刘武等保守派之间,划下了一道隐约的界限。
他走出教室,夕阳的余晖洒在训练场上。陈赓从后面跟上,笑着搂住他的肩膀:“行啊,‘孤星’,胆子不小!不过,说得在理!走,跟我详细说说那‘暴风突击队’是怎么回事?”
邓枫笑了笑,他知道,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,他并非独行。
喜欢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