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宗南也难得地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,摇了摇头,对陈赓的插科打诨似是无奈。
这场深夜的讨论,并未达成一致的观点,却让三人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胡宗南看到了邓枫并非一味激进,其想法背后有深刻的观察与计算作为支撑;邓枫也感受到了胡宗南的务实与稳重,并非顽固不化;而陈赓则在其中展现了其出色的协调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。
煤油灯的光芒微微摇曳,将三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,仿佛预示着一幅未来波澜壮阔的画卷。他们此刻还只是黄埔军校的同学,在静谧的夜晚探讨着战术与理想,浑然不知历史的洪流将把他们推向何方,今日的同窗之谊,在未来又会经历怎样的考验。
又交谈了片刻,胡宗南率先收起书本,起身道:“不早了,明日还有操课,二位也早些休息吧。”他对着邓枫和陈赓点了点头,先行离开了。
陈赓看着胡宗南离开的背影,凑近邓枫,压低声音笑道:“这位胡队长,是个人物。不过嘛,道不同……”他话没说完,只是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。
邓枫心中了然。他知道,陈赓这是在提醒他,胡宗南未来很可能会是另一边的人。但此刻,在这军校的熔炉里,他们至少还能坐在一起,平和地探讨救国之策。
他收拾好东西,吹熄了煤油灯,和陈赓一同走入夜色。清凉的晚风吹散了些许疲惫,他的思绪却更加清晰。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,但他坚信,自己追寻的方向,以及身旁这些虽然立场不同却同样怀揣报国之心的同窗,都将是他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。而那个“启明”的使命,也让他在看待这些同窗时,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复杂心绪。
喜欢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