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妄议君上,各位同僚,简直枉读圣贤之道。”
随着议论逐步增大,首辅刘健及时出声呵斥,终止了进一步扩大。
可在幕后,文官集团惊疑之余,也开始迅速调整策略,一些人试图打探消息,一些人则开始清理自身可能存在的首尾。
与此同时,司礼监内,刘瑾却是心情复杂。
皇帝要整顿吏治,这本身无可厚非,甚至他也可以借此机会,打击一些不买他账的文官。
但皇帝在朝会上直接发难,并未事先与他通气,这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和…失落。他觉得,皇帝似乎并不完全依赖他。
“皇爷如今,是越来越有主张了。”丘聚在旁低声道,语气中带着担忧。
刘瑾冷哼一声:“皇爷圣明,自有主张,乃是好事。我等奴婢,只管尽心办差便是。”他嘴上这么说,心里却盘算着,要尽快利用手中的权力,在这次的稽查中安插自己人,或者抓住一些文官的把柄,巩固地位。
乾清宫内,朱厚照召来了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。
此人目前与刘瑾关系太过密切,朱厚照清楚,锦衣卫作为皇帝亲军,不能完全被内官掌控。
“石卿,”朱厚照看着跪在面前的石文义,语气平淡,“近日朝廷欲行稽查吏治,恐有狗急跳墙、销毁证据、甚至暗中串通之事。锦衣卫需暗中留意京中官员动向,尤其是与户部、漕运相关之人。但有异常,即刻密报于朕。记住,是密报,不得打草惊蛇,亦不得徇私枉法。”
他需要建立另一条信息渠道,不完全依赖于司礼监或文官体系。
石文义心中一惊,连忙应道:“臣遵旨!定当谨慎办事,绝不负陛下重托!”
处理完这些,朱厚照才稍稍松了口气。
这只是第一步,一场小小的风暴或许即将掀起,但他必须这么做。
只有展现出整顿的决心和能力,才能逐渐树立威信,掌握主动权。
晚膳时分,他去了坤宁宫。
夏望舒显然也听说了朝会上发生的事情,但她很聪明地没有多问,只是细心地布菜,聊些宫中闲事,或者说些她从命妇那里听来的、关于京畿地区农桑的见闻。
“…听闻今年北直隶雨水尚可,冬麦长势不错,若冬日无特大寒潮,来年春麦或可期待。”夏望舒轻声说着。
朱厚照认真地听着,这些信息虽然琐碎,但却是了解真实民情的一个窗口。“皇后有心了。”他赞许地点点头,“民生多艰,一粥一饭来之不易。宫中用度,亦当体恤。”
夏望舒微微一笑:“臣妾明白。已吩咐下去,宫中份例,务求实际,杜绝浪费。”
看着眼前这位温婉识大体、又隐隐透出内在韧性的少女,朱厚照心中微微一动。
或许,她不仅仅是政治联姻的对象,在未来风浪中,也可能成为一个可以有限度信赖的伙伴。
“过些时日,朕或许要忙一阵子了。”朱厚照似是无意地说道,“朝中之事,千头万绪。这后宫,就劳皇后多多费心了。”
夏望舒抬起头,迎上他的目光,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理解与坚定的光芒:“陛下放心,臣妾定当恪尽职守,为陛下稳定后方。”
简单的对话,却似一种无言的盟约。在这深宫之中,帝后二人,开始尝试着建立起超越单纯政治联姻的信任与默契。
夜色渐深,朱厚照离开坤宁宫,返回乾清宫。宫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在冰冷的宫墙上摇曳。
他知道,他点燃的这把火,不会轻易熄灭。
文官集团的反弹,宦官集团的小动作,甚至外戚勋贵的观望…接下来的博弈,将更加复杂。
但他无所畏惧。
前世他能从基层一步步走到地市主官,经历过无数次复杂的权力博弈和改革困境。如今,拥有皇帝的身份和现代的经验,他更有信心,在这大明王朝的舞台上,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“中兴”之路。
他抬头望向夜空,繁星璀璨,一如他此刻逐渐清晰的内心。
“游戏,才刚刚开始。”
喜欢大明执政官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大明执政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