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的严寒,如同凝固的冰河,将时间也一并冻结。大雪封山已近半月,王家小院彻底与外界隔绝,仿佛成了茫茫雪海中的一座孤岛。墨尘的伤势在王家父子精心的照料下,终于渡过了最危险的关头。高烧退去,断腿处的红肿也稍稍消退,虽然依旧虚弱得无法起身,但神志已经清醒了许多。
长时间的昏睡和病痛折磨,让这位原本就清瘦的老人更加形销骨立,花白的头发和胡须纠结在一起,更添几分沧桑。然而,那双眼睛却愈发显得深邃明亮,当他清醒时,目光会静静地扫过这间简陋却温暖的农舍,落在忙碌的王书一身上,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——有感激,有审视,还有一丝深藏的好奇。
王书一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。他不再仅仅将墨尘视为一个需要照顾的伤者,而是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他。他发现,墨尘即使在病中,言谈举止也带着一种难以模仿的从容和条理。喝水时,他会下意识地用手指感受陶碗的温度和质地;吃饭时,他会观察米粒的饱满程度;甚至在他昏睡时,手指也会无意识地在被褥上轻轻划动,仿佛在勾勒着什么图形。
【技能:观察(入门 70/100)】
【观察经验+3】 (从行为细节推断人物特质)
【领悟:对人的观察不再局限于表面,开始关注习惯与潜意识。】
这天下午,王书一刚帮墨尘换完腿上的草药。墨尘靠坐在垫高的被褥上,脸色依旧苍白,但精神似乎不错。他看着王书一熟练地清洗、捣药、敷药、包扎,动作虽然稚嫩,却异常专注和认真,眼中不由流露出一丝赞许。
“小友,”墨尘的声音依旧沙哑,但比之前有力了些,“你这敷药的手法,止血包扎的路数,倒是颇为老练,不似寻常农家孩童。”
王书一抬起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是跟苏伯伯……就是镇上的苏郎中学的。还有这本《百草图谱》。”他指了指炕头那本边角卷起的旧书。
墨尘的目光落在《百草图谱》上,微微颔首:“苏郎中?可是那位用药精准、尤擅针灸的苏济世先生?”
“您认识苏伯伯?”王书一惊讶地睁大了眼睛。
墨尘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,轻轻摇头:“只是闻名,未曾谋面。听说他是位仁心仁术的好大夫,可惜……”他顿了顿,没有再说下去,转而问道,“小友似乎对这医道药理,颇有兴趣?”
王书一点点头,眼神明亮:“嗯!学了能帮娘亲治病,也能帮村里人治些小伤小病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低了些,“婉晴姐姐……就是苏伯伯的女儿,也说学医能救很多人。”
“婉晴……苏先生的千金?”墨尘若有所思,看着王书一眼中那抹纯粹的向往和坚定,沉默了片刻,忽然问道,“那除了医道,小友可还对其他事物感兴趣?譬如……你每日劈柴,可知为何斧刃倾斜,方能省力破木?你与父亲担水,可知为何水桶离肩越近,肩膀越省力?你见那雪花六出,可知其为何总是此般规整形态?”
这一连串的问题,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心湖,瞬间在王书一脑海中激起了层层波澜。他每日劈柴、担水、看雪,只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从未想过背后还有什么道理。墨老的问题,一下子将他司空见惯的世界,撕开了一个全新的、充满奥秘的口子。
【状态:认知受到冲击,好奇心被强烈激发。】
【领悟:对日常现象背后原理的初步觉醒。】
王书一老实地摇摇头,脸上写满了困惑和求知欲:“不……不知道。墨老,这……这些都有道理可讲吗?”
墨尘看着他那双清澈而充满渴求的眼睛,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容,那笑容仿佛冰雪初融,带着一种智慧的温度。“天地万物,运行皆有法度,造物皆有匠心。小至一沙一尘,大至日月星辰,其形、其性、其动、其变,莫不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道理。探究这些规律,明了这些道理,便是‘格物’之功。”
“格物……”王书一喃喃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语,感觉心脏怦怦直跳,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心底破土而出。他想起自己曾经试图在溪边垒坝引水,虽然失败了,但那懵懂的尝试,似乎正暗合了墨老所说的“探究道理”。
【技能:新知吸收(未入门 40/100)】
【新知吸收经验+3】 (接触到全新概念,思维受到启发)
`【特性:好奇心(中级)效果激发:对未知领域产生强烈探索欲,学习相关知识的效率提升。】**
墨尘没有继续深入解释,而是话锋一转,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引导:“小友若有兴趣,不妨先从身边之物观起。你且去看看院中那积雪,为何屋檐下的冰棱总是尖头向下?再去试试用不同方式搬运柴火,何种姿势最是省力?每日观察,每日思索,若有不解,再来问我。”
这并非直接的传授,而是一种启发,一种引导,将求知的钥匙递到了王书一手中。王书一用力点头,仿佛接受到了一项神圣的使命。从那天起,他看待周围世界的眼光彻底改变了。劈柴时,他会琢磨斧头的角度和力道;担水时,他会感受重心的变化;甚至看着雪花飘落,他也会试图去数那是不是六个瓣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成长之红颜助我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成长之红颜助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