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二十三,小年夜。一场新雪悄然而至,不大,却足以将前几日被踩踏得泥泞不堪的雪地重新覆盖,天地间再次变得一片素洁。寒风依旧凛冽,刮过屋檐下的冰棱,发出尖锐的呼啸声。
王家小院里,却难得地透出几分与严寒抗衡的暖意。灶膛里的火烧得比往日更旺,锅里咕嘟咕嘟地炖着东西,是王大山前两日用陷阱捕到的一只瘦小的野兔,加上秋天晒干的蘑菇和最后一点腌菜,熬煮成一锅稀薄的肉汤。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难得的香气,混合着草药的清苦和松脂燃烧的烟火气。
李秀云的身体在墨尘的指点下,用了几味对症的草药后,咳嗽减轻了不少,脸上也多了些血色。她挣扎着下炕,帮着张罗这顿小年夜的“盛宴”——其实也不过是比平日多了一点油腥和热气罢了。但对这个贫寒之家而言,已是难得的慰藉。
王书一帮着母亲往灶膛里添柴,眼睛却不时瞟向炕上闭目养神的墨尘。这些日子,他心中积攒了太多的疑问,像一团乱麻,堵在胸口。墨老的身份、他精通的那些奇妙知识、冰河下的秘密、还有他偶尔流露出的那种仿佛洞悉一切的深邃眼神……这一切都让他无比好奇,却又不敢轻易开口询问。
夜色渐深,风雪似乎也小了些。一家人围坐在灶膛边,分食着那锅带着些许肉味的汤羹。气氛有些沉默,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和屋外风雪的呜咽。
吃完饭,李秀云因精神不济,早早歇下了。王大山收拾好碗筷,拿起斧头,借着雪光,在屋檐下默默地劈着明天要用的柴火,规律的“咔嚓”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格外清晰。
灶膛边,只剩下王书一和靠坐在炕上的墨尘。跳动的火光在墨尘清癯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,使他看起来更加神秘莫测。
王书一鼓了半天的勇气,终于忍不住,声音带着一丝怯意和渴望,轻声开口:“墨老……您……您懂得真多。那些道理,那些机关……我……我从来没听说过。您……您到底是什么人啊?”问完这句话,他紧张地低下了头,生怕触怒了这位神秘的长者。
墨尘缓缓睁开眼,目光落在王书一因紧张而微微泛红的小脸上,并没有立刻回答。他的眼神似乎穿越了眼前的火光,投向了遥远的过去,带着一丝复杂的追忆和难以言喻的沧桑。灶膛里,一块松脂燃烧,发出“噼啪”一声脆响。
【状态:紧张,期待,夹杂着一丝不安。】
良久,墨尘才轻轻叹了口气,声音低沉而悠远,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:“我是什么人……呵呵,一个本该埋骨于黄土的落魄之人罢了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重新聚焦在王书一身上,带着一种审视和考量:“书一,你可知,这天下有多大?”
王书一愣了一下,老实地摇摇头:“我听爹说过,有九大国,还有很多小国……我们虞国,好像……不算大。”他的认知,仅限于父亲和村里老人的只言片语。
【技能:地理常识(未入门 5/100)】
【地理常识经验+1】
墨尘微微颔首:“九大国,众小国,不过是这苍茫世界的一隅罢了。在极西之地,有黄沙万里,国度林立,信仰各异;在浩瀚南海之外,有星罗棋布的岛屿,物产奇诡;在北方冰原尽头,亦有生存于酷寒之中的坚韧族裔……这天地之广阔,远超你所能想象。”
【技能:世界认知(未入门 1/100)】
【世界认知经验+1】
王书一听得目瞪口呆,心驰神往。他从未想过,山外的世界竟是如此无边无际。
“然而,天地虽大,人心却更复杂。”墨尘的语气渐渐凝重起来,“有人的地方,便有争斗,有兴衰,有……道统之争。”
“道统之争?”王书一不解。
“简单说,便是为何而活,凭何立世之理念的争斗。”墨尘解释道,“譬如,有国崇尚武力,坚信弱肉强食,以战养战,谓之‘霸道’;有国尊崇礼法,讲究君臣父子,等级森严,谓之‘王道’;亦有国偏安一隅,小富即安,不思进取……”
他看向王书一,目光深邃:“而你虞国,乃至这周边数国,千百年来,皆尊‘儒’为正统。读圣贤书,考科举,入朝为官,光宗耀祖,便是世人眼中唯一正途。士农工商,等级分明,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”
【技能:社会结构认知(未入门 10/100)】
【社会结构认知经验+2】
【领悟: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初步理性认知。】
王书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。他从小就知道读书是件了不起的事,婉晴姐姐家就是因为是读书人(郎中也是读书人的一种),才受人尊敬。村里人提起镇上的秀才老爷,也都是满脸敬畏。
“可是,”墨尘话锋一转,语气中带上了几分锐利,“若这‘唯一正途’并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,并不能让国家抵御外侮,并不能让技艺精益求精,那这‘正道’,还是不是真正的‘道’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成长之红颜助我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成长之红颜助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