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林氏父子深知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光靠猎兽并非长久之计,根本在于恢复生产,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。
去年,林自强以镇守使之名,力排众议,顶着可能的非议和压力,悍然免去了饱受蛮兽匪患摧残、民生凋敝的陆川县三年赋税!
今年,同样的恩泽降临到了海城县!
沉重的赋税枷锁一朝解除,如同搬走了压在农民心头的大山!喘息的空间有了,购置农具、种子、耕牛的本钱有了,侍弄土地的力气和盼头,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!
海陆川军府库拨出专款,兴修水利,疏通淤塞多年的河道沟渠;设立“劝农使”,从外地引进更耐寒、抗虫害的良种,推广给农户;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农传授精耕细作之法;甚至在剿兽司的护卫下,组织人手开垦那些曾经被蛮兽占据、如今已肃清的肥沃荒地…
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,如同春雨般滋润着这片干涸太久的土地。汗水浇灌,政策扶持,凶兽威胁解除,终于在这个深秋,结出了最丰硕的果实。
晒谷场上,金黄的稻谷堆积如山。农人们赤着脚,在谷堆上欢快地踩踏、翻动,让每一粒稻谷都饱吸阳光。孩子们在谷堆间追逐嬉戏,抓起一把把稻谷抛向空中,看着金雨落下,发出银铃般的笑声。村中的老妪支起大锅,用新碾的米熬煮着浓稠的米粥,香甜的气息弥漫了整个村落。
“阿爷,这米好香!好白!”小孙子捧着粗瓷碗,贪婪地嗅着。
“香!白!”老农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孙儿的头,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食,眼中是化不开的满足和感激,“这都是托了林节度使和林镇守大人的福啊!没有他们爷俩,咱爷孙俩,还有这满村的人,早就饿死,或者被那些畜生拖去吃了!”
“是啊!林大人是咱们的再生父母!”
“万家生佛!真是万家生佛啊!”
“听说林夫人也有了身孕,真是老天保佑好人!”
“回头新米打出来,第一碗新米饭,得给林大人和节度使大人供上!”
感恩的话语,在每一个丰收的村庄、每一个忙碌的晒谷场上、每一个飘着饭香的灶台边响起。朴素,却真挚无比。
海陆川军节度使府和红草堡镇守使府的门前,更是早已被各地乡绅耆老、村正代表送来的“万民伞”、“功德匾”以及一车车象征心意的、最饱满的新米、最甜美的瓜果堆满。红绸扎起,锣鼓喧天,表达着海陆川万千黎庶发自肺腑的感激。
林震远站在节度使府的高台上,望着府门前络绎不绝、喜气洋洋的百姓,听着那震天的锣鼓和发自内心的欢呼,这位以铁血闻名的封疆大吏,坚毅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、深沉的动容。他抚着颔下短须,目光投向红草堡的方向,那里有他引以为傲的儿子。
铜鼎山巅,琉璃殿内。
林自强扶着临产的妻子张秀云,站在巨大的琉璃幕墙前。脚下翻腾的云海之下,是那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金色大地,丰收的喜悦仿佛能穿透千丈高空,感染到云巅。
张秀云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腹部,感受着腹中小生命的活力,看着夫君沉静侧脸上映着下方丰收的金光,轻声道:“夫君,你看,多美。大家…都很欢喜。”
林自强握紧了妻子的手,目光深邃地俯瞰着这片由他和父亲亲手守护、并为之带来生机的土地。那金色的稻浪,如同亿万子民无声的叩拜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坚定:
“这,才是海陆川应有的样子。”
万家生佛之名,非他所求。但脚下这片浸透了汗水与希望的金色大地,怀中即将诞生的骨血,以及万千黎庶眼中重燃的光,便是他林自强,和他身后的海陆川军,愿意用铁与血去守护的永恒丰碑。稻浪千重,民心所向,这便是对他父子二人,最高的褒奖。
喜欢长生武道从飞镖开始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长生武道从飞镖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