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后面不仅是太后、辰王,龚少文一件不少的都参与到其中,你就这么信他?”
皇上:“皇姐,你细想一下,如今最不可能背叛我的就是左相了。
当初他联合辰王先将朕调往边关,后又参与了你和亲匈奴之事。
可最后,先帝和左相都知道辰王难堪大用,龚少文这才投到朕的门下,朕这才能入主东宫。
龚少文历大梁三朝元老,他是摸准了朕的性情。
算准了朕登基后不会对他清算,所以才有恃无恐的助朕上位。
如今如果朕一旦不掌权,换作你或是景伦都会对他进行清算。
退一万步说,就算辰王能东山再起,他会放过这个曾经背后给他捅刀子的龚少文吗?
朕也知道皇后和你对龚少文恨之如骨,当初左相没少联合辰王打压皇后和皇姐你。
但现在整个大梁只有朕在位一日,他左相方可保证一生平安。
所以这个时候,龚少文是最不可能背叛朕的。”
长公主听到皇上的这番话,愣了许久。
原来本宫的这位皇弟心思竟然如此之深,竟然还能这样思考问题。
也难怪皇上自上位后,并没有对左相进行清算。
这是拿准了左相的命脉啊,可左相以前打压我们的时候,皇上就真的能放下?
两人一君一臣,貌似君仁臣忠,可背后都有自己的小算盘。
一个指着君主保他一生平安,一个把臣子拿捏的死死的。
两人究竟谁棋高一筹,不过是相互利用和制衡罢了。
一个指着皇上保全龚氏家族,一个指着左相在朝堂上制衡右相,以保全君主的威信。
长公主思索了一会,觉得皇上对于右相有些不公,于是开口道:
“如今太后无权,辰王被封在潼州,龚少文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处境。
他知道大势已去,这才全力助你,你不要被他的表象所蒙骗。
反观上官仁远,虽然被迫与莫家成亲。
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为太后和莫家办过一件对不起你我姐弟的事。
这些年他在朝堂全力辅佐陛下,并无任何私心。
皇上,上官仁远一无兵权,二无动机。
其长子也在多年前边关战死,此人一心为国,你不能如此对待他。
当初上官静嫁入皇宫时,他还极力反对,足见其不想牵扯太多,一心为了大梁。
而龚少文,不仅从兵部尚书升为左相,其子龚坚也一直在外握有兵权。
他所领的羽林卫从未赴过边关,而且一直离京城不远,他才是你应该防范的对象。
我的陛下,说句大不敬的话。
表面你对上官仁远颇为尊重,但如今看来的确是你辜负了他。”
皇上:“这个我倒没有想过,如今他们一文一武,我得再考虑考虑了。”
长公主: “皇上,这个以后再说,先说申怀安的事。
不管他在清源如何,就拿他去大理寺监牢的事来说。
如果刑部不松口,申怀安如何进去探视。
可申怀安却很顺利的进去了,而且第二天刑部就对他进行了弹劾。
如果刑部尚书祝启宗下令不让申怀安进监牢,难道申怀安会强闯吗?
这分明就是给申怀安设的套,而申怀安明明知道此事有蹊跷,可还是进去了。
就算申怀安有错,事情也做在明处,比起其它官员来要光明磊落多了。”
“皇姐,你刚才说的也不无道理。刑部祝启宗虽然归左相管辖。
但像这种给人下套的事肯定不是左相主使的,这个朕还是可以断定的。
不过就算你说的是真的,可申怀安初到京城,应该小心从事,这样才能长远。
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长此下去,他不是树敌更多?”
“皇上,我和申怀安接触了几次,此子心怀朝廷,嫉恶如仇。
而且对陛下更是忠心有加。
陛下想,如此聪明之人,为何行事莽撞,不及后果。
他这是相信陛下的慧眼,也相信皇上的英明。不然他也不如此这般行事。
一方面他尽其所能充实国库,另一方面他一直想亲往边关,抗击匈奴,为国征战。
愿为百夫长,胜作十书生。陛下可还记得申怀安的这句诗?
还有他的其它诗词,大多是慷慨激昂,且有征战沙场之意。
如果没有忠君爱国的意志,他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诗句。”
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大梁好声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