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疏言的手指还停在,反击预案·静默待命,的文件夹上。补录室的灯很亮,照得他耳朵上的银钉闪了一下。
突然,系统响了。
“滴!”
屏幕中间跳出红色弹窗:【检测到大量负面情绪,关键词:“抄袭”“搬运”“没底线”“十八线偷梗”】。
他眉毛一动,嘴角慢慢扬起来。
来了。
苏棠终于动手了,第二波攻击开始了。
“小安。”他声音不大,但很冷静,“打开【舆论监控】,查‘抄袭’这个话题是从哪里来的。”
“收到!”小安跑到副控台前,快速敲键盘,“启动舆情分析,扫描IP分布……加载时间数据……开始分析评论行为……”
屏幕上飞快滚动着数据,整个工作室像活了过来。
三分钟后,结果出来了。
“哥,不对劲。”小安看着热力图,皱眉说,“这波攻击太整齐了。七百多条帖子,集中在微博、抖音、B站,发布时间都在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,每条间隔不超过12分钟。内容不一样,但结构一样——先说‘看节目时觉得眼熟’,再发一段剪辑视频,最后说‘原来笑点是抄的’。情绪都是‘失望’‘被欺骗’,不骂你,装作粉丝伤心。”
程疏言笑了笑:“她聪明啊。上次是直接网暴,别人还能看出是黑粉。这次不一样,打着‘为原创发声’的旗号,让人共情,反过来攻击我。她不是想让我看起来坏,是想让我看起来不配。”
他说完,调出系统生成的行为模型图。三百多个账号,转发路线像放射状,评论区互相点赞的比例高达87%,而且都没看过正片。
“这是水军。”程疏言眼神冷下来,“连假都不好好做。”
就在这时,系统抓到一张截图,来自一个暗网接单群聊:
@苏棠宣传组-阿K:
“今晚八点上线‘抄袭’攻势,主推#程疏言抄袭老梗#和#十八线偷梗#,预算两万五,图文+短视频双线铺量,要求情绪克制,主打‘观众心寒’叙事,别用脏字,要高级黑。”
——发布时间:今日15:23
小安惊了:“天啊!这是自己送证据?”
程疏言眯起眼睛:“她忘了,现在的网络战,拼的不是钱,是信息。我现在,知道得比她多。”
他站起来,走到档案柜前,拿出一个牛皮纸袋。
“把我的创作笔记调出来。”他说,“补录前三天的所有手稿,一张都不能少。”
小安马上连接扫描仪。
一页页旧稿被扫进电脑——上面写满段子草稿,红蓝笔标出节奏;废弃的包袱画了叉,旁边写着“太老套”“观众免疫”;还有引用其他节目的片段,清楚写着:“参考《喜剧之王》S3E7,反向拆解反转逻辑,加入职场社死元素”。
最狠的是一页灵感记录,贴着二维码,扫码后跳转到公开综艺片段,下面写着:“这个梗的原始出处,我改了什么?从被动尴尬变成主动自嘲,完成情绪反转。”
“这才是原创。”程疏言低声说,“他们连抄都抄不明白。”
他打开自己的社交账号,发了一条新动态。
左边放着:水军接单截图 + IP分析图 + 剪辑对比视频;
右边放着:他三天内的全部手写稿,从灵感到成型,清清楚楚。
只写了一句话:
“你说我抄?那请问,我抄之前,谁先抄了你的脑子?”
点发送。
三秒后,转发破千。
十分钟,热搜变了。
原本排第三的#程疏言抄袭老梗#,被平台打上灰标:“该话题存在异常传播,部分内容为不实信息”。
新热搜冲上来:
#程疏言手稿真迹流出#
#这才是创作者的脊椎#
#建议查查是不是苏棠团队碰瓷#
网友炸了。
有人把手稿P成“打工人日常”,配字:“凌晨两点改方案的我,和程老师只差一个能打官司的脑子。”
还有人做了AI视频,还原那个“抄袭桥段”的诞生过程——从地铁听情侣吵架得到灵感,到咖啡馆画草图,再到排练室反复修改,最后成型。结尾写着:“原创不是灵光一闪,是一堆废稿堆出来的。”
弹幕全是:
“破防了,这才是真正的创作者。”
“苏棠团队当观众瞎吗?”
“建议起诉,这是恶意诽谤。”
工作室里,数据一直在跳。
小安抱着电脑,眼睛发亮:“哥!新增粉丝12.8万,正面评论占91.3%,情绪曲线已经V型反弹!系统提示:【高浓度‘敬佩+愤怒反转’情绪正在采集……预计三小时内完成能量转化】!”
程疏言没说话。
他靠在椅子上,屏幕光照着他安静的脸。手指轻轻摸着耳钉,像是在确认什么。
这一局,他不再是被动解释的人。
他是反击的人,把谎言撕开,摆在阳光下。
他知道,苏棠一定在某个地方,死死盯着手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光影之下,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光影之下,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