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疏言站在“回声坊”录音室外的走廊上,指尖在手机屏上轻轻一划——那张曾只对苏棠可见的乐谱图,终于从加密状态转为公开。
【系统提示:隐藏信息已撤销,全网可见度开启。】
他嘴角微扬,像是一枚埋好的棋子终于落定音轨。前世那首被资本包装成“东方神秘主义巅峰”的《夜曲》,终究要回到它本该归属的土壤里来。不是流量堆砌的幻梦,而是用五声音阶凿穿黑夜的刀。
“小安。”他低声唤。
半透明的数据面板瞬间浮现在视野右下角,带着轻微的蓝光波动,像是藏在现实缝隙里的第二世界。
「在。已同步更新动态:您发布的‘国风重构经典’预告,已在独立音乐圈层引发初步讨论。关键词检索显示,‘夜曲+古筝+戏曲’组合近三小时搜索量上涨370%。」
“还不够炸。”程疏言轻笑,“但已经有人开始嗅味儿了。”
他知道,苏棠一定看到了。
那个靠抄袭起家、把原创踩进红毯缝里的女人,绝不会放过任何能蹭热度的机会——尤其是当这热度还带着她最擅长的“文化挪用”标签时。
而这,正是他想要的。
---
“您好,程先生。”工作室前台小姐姐抬头微笑,“林深老师推荐的嘉宾,我们很期待您的创作方向。”
程疏言点头致意:“我预约了A区录音室,今天想先做demo框架搭建。”
“没问题。不过抱歉,原定协助您的编曲老师临时有客,可能需要等二十分钟左右。”
“无妨。”他目光却已穿过玻璃墙,投向内间。
那里,琴声未断。
不是现代流行编排,也不是纯粹的传统昆曲唱腔——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融合:水磨调的婉转中夹杂着电子节拍的冷峻呼吸,像月光淌过废墟,又似旧戏台上演着赛博悲欢。
程疏言瞳孔微缩。
这段旋律……是他前世写了一半却最终放弃的实验作品,《寒潭记》。他曾将它投稿给三家厂牌,全部石沉大海。业内评价统一:“太晦涩,不商业。”
可现在,它正被人在现实中演奏。
而且,是以一种更锋利的方式重生。
【小安启动情绪采样协议】
【音频波形捕捉中……艺术共鸣频率分析完成】
【检测到高浓度“艺术认同感”与“潜在合作意愿”】
【目标人物身份识别中——匹配成功:岑知韫】
程疏言心头一震。
顶流女演员?国民闺女性格代表?连续五年微博年度正能量偶像?
没人知道她私下研究昆曲三年,更没人知道她曾在一场慈善晚宴后,独自留在后台练了四十分钟反二黄。
而现在,她就在里面,和一位民乐编曲师一起,试图把古老腔调塞进未来音景。
“我可以等。”程疏言忽然开口,语气平静,“顺便……听听里面的演奏。”
前台愣了一下,随即点头:“您真是懂行的人,刚才那段连我们总监都说‘耳朵怀孕’。”
他没接话,只是靠在墙边,闭目凝神。
脑海中小安持续推送数据流:
「当前演奏版本采用Dorian调式变体,叠加南琶轮指技法」
「人声部分使用真假声快速切换,接近京剧老生怒唱前奏」
「情感强度峰值出现在第47秒,对应‘钟破寒潭’意象共振」
钟破寒潭?
程疏言猛然睁眼。
那是他在《寒潭记》手稿里写下的一句批注:“若情至极处无声,则以钟破之,如寒潭裂冰。”
没人看懂。
但她……演出来了。
---
十分钟后,门开。
岑知韫走了出来。
素颜,黑发松挽,穿一件靛青色改良旗袍款外套,袖口绣着暗纹云雷。没有保镖,没有助理,只有手里一份泛黄的手抄谱。
空气仿佛静了一瞬。
程疏言没有迎上去,也没有掏出手机拍照发博。
他只是轻轻哼出一段旋律——正是刚才她演奏段落的变调版,但在尾音处加入了轻微的Auto-Tune效果,让古典哀怨染上一丝机械疏离。
“嗯?”
岑知韫脚步一顿,侧目。
那一眼里,是惊讶,是审视,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。
【系统震动】
【检测到“惊讶+兴趣”情绪峰值】
【顶流好感度+10】
【触发隐藏状态:“合作buff”激活——未来72小时内,与其相关创作类互动成功率提升40%】
成了。
程疏言心中微动,面上却不显。
“你听过这段?”她问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。
“不只是听过。”他微笑,“我在想,如果把这样的戏腔放进《夜曲》,用古筝扫弦做主节奏,会不会比钢琴更刺进人心?”
岑知韫眉梢微动。
沉默两秒。
忽然道:“古筝太清,压不住夜的黑。”
她顿了顿,眼神像是穿透了什么遥远的画面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光影之下,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光影之下,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