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腊月二十九,年关的气息已如同冬日里呵出的白气,浓郁而真切。
虽未到除夕正日,但“年”的序曲早已奏响。
书香雅苑小区里,不少窗户已经贴上了崭新的福字和窗花,阳台上也挂起了串串灯笼,孩子们追逐玩闹的欢笑声为冬日的小区增添了几分暖意,在昼短夜长的冬日里,渲染出一片温暖的红色。
方一凡家的厨房里,此刻正上演着一场“战前筹备”。
方一凡系着一条略显专业的深色围裙,正对着流理台上的一堆食材运筹帷幄。
他手里拿着手机,屏幕上显示着他精心设计的除夕夜菜单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鲈鱼得明天一早让爸去买最新鲜的,鲍鱼要提前泡发,这个时蔬……”
一边站在自家厨房筹备,方一凡一边,看着窗外偶尔划过天空的烟花试放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
他刚和乔英子通完电话,确认了明天晚上的烟花秀之约。
他们之前约好的,想和英子在除夕夜晚上,去奥林匹克公园那边看零点的烟花秀。
想起刚才在电话里,英子兴奋又带着些许羞涩的语气,他的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。
“凡凡,和英子说好了?”童文洁抱着朵朵走进厨房,看着儿子一脸甜蜜的模样,忍不住打趣。
方一凡转过身,接过咿呀学语的妹妹,轻轻捏了捏她的小手:“嗯,都说好了。英子说她爸妈也同意了。”
这确实让方一凡有些意外。
他原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乔卫东和宋倩,毕竟是要在除夕夜带着英子出去看零点烟花。
也就是说,至少要到十二点以后,大年初一才能回来了。
乔英子爸妈,能这么容易同意吗?
没想到,当他忐忑地提出这个请求时,乔卫东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了句注意安全,而宋倩更是细心叮嘱他们多穿点衣服。
“这说明叔叔阿姨是真的认可你了。”童文洁仿佛看穿了儿子的心思,温柔地说道,你为英子做的那些事,他们都看在眼里。”
方一凡点点头,心里泛起一阵暖意。
这种转变,或许是从小宇出生后开始的。
方一凡能感觉到,乔卫东和宋倩对他的态度越发信任,仿佛真的把他当成了可以托付女儿的人。
其实,他心里完全明白,自从乔卫东和宋倩阿姨生了二胎小宇之后,生活的重心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倾斜。
那个粉嫩糯团子似的小家伙,几乎占据了乔叔叔和宋倩阿姨全部的闲暇与精力。
他们不是不爱英子了,只是那份曾经百分百聚焦在英子身上的注意力,如今不得不分出一大半去照顾嗷嗷待哺的幼儿。
这种注意力的转移,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“放任”——一种基于信任,也基于无奈的对英子的放手。
英子已经长大、懂事、且有了他,所以乔叔叔他们才能如此爽快,甚至带着点“终于有人接手”的庆幸,同意了他带英子深夜外出的计划。
方一凡想着,心里默默决定,他要把乔叔叔阿姨那份暂时无法完全给予的关注,加倍地补偿给英子。
他把朵朵交还给妈妈,转身开始整理明天要用的食材。
鲍鱼、海参、花胶...这些都是他特意为明天的年夜饭准备的。
与此同时,在小区另一栋楼的某间公寓里,黄芷陶的家中,则是另一番景象。
这里几乎是季杨杨和黄芷陶的“爱巢”。
自从同居的事情曝光以后,季杨杨已经是肆无忌惮,嚣张无比,公然搬到陶子家中吃住,俨然已是半个主人。
他的游戏机、赛车模型、甚至几件常穿的衣服,都自然地散落在客厅各处。
与方一凡乔英子还没开始的同居不同,季杨杨的“同居”状态已是双方家长心照不宣甚至默认的事实。
刘静和季胜利前两天,从中海回来过年,直接就住进了附近酒店,丝毫没有要求儿子回家住的意思。
他们深知儿子和陶子感情深厚,而且两个孩子都懂事独立,无需过多干涉。
而今年,他们一家四口,也会在这个屋子里吃年夜饭
“杨杨,把这个果盘端出去。”黄芷陶在厨房里忙着切水果,很自然地吩咐道。
她的父母常年都在国外,这样的春节自然也回不来,但今年有季杨杨全程陪伴,有刘静阿姨和季胜利叔叔的关爱,她并不觉得孤单。
季杨杨接过果盘,很顺手地捏了一小块苹果喂给陶子。
两人相视一笑,空气中弥漫着平淡却真实的甜蜜。
对他们而言,这个寒假每一刻都值得珍惜,毕竟开学后,不同的大学意味着又将开始短暂的异地恋。
“明天年夜饭,妈说就在这儿吃,她和我爸过来,咱们一起弄。”季杨杨靠着厨房门框说,“说是不能总让你一个人忙,她过来主厨。”
黄芷陶笑了:“刘静阿姨太客气了。好啊,一起做饭才热闹,有年味。”
说着,陶子将最后几块橙子摆进果盘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方一凡重回十八岁,爆宠我的英子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方一凡重回十八岁,爆宠我的英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