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宋子都,如《郑风》里的‘洵美且异’,带着随性的细腻。他的相机里存着荷花池的月光、教室的灯光,每一张照片旁都标着对应的《诗经》句子,连做海报时都会特意调整光影,说‘要让诗景和诗句更贴合’。他总说‘我只是拍拍照’,却不知道他的镜头,记录下了诗社的每一个美好瞬间,让诗社的故事有了‘视觉’的记忆,让每一次回忆都能看见温暖的画面。”
写完最后一个人的片段,苏松抬起头,发现晚自习已经快结束了。白墨整理好了活动流程表,正对着表格小声核对;尤龙的场地布置图终于画完,正拿给贺花看,两人凑在一起小声讨论;宋子充把整理好的《诗经》篇目放在桌上,准备明天分发给大家;宋子都则收起了相机,目光落在窗外的月光上,嘴角带着淡淡的笑。
苏松轻轻合上笔记本,指尖划过刚刚写下的文字,心里满是温暖。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 “遇到懂你的人,要把他们的样子记下来,因为这样的相遇,比诗里写的还难得”。他知道,这本笔记本里的 “人物片段”,不仅是诗社的初心记录,更是他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 —— 记录着六个性格迥异的人,因为《诗经》相遇,因为诗社同行,在高三这段紧张的岁月里,一起编织着属于他们的 “扶苏” 梦想。
放学的时候,苏松把笔记本放进书包,白墨走过来,递给她一张便签:“明天咱们把诗社的资料分发给大家,再确认一下活动场地,确保下周三的活动能顺利进行。”
苏松接过便签,笑着点头:“我今晚把‘人物片段’整理一下,明天带给大家看,就当是诗社的‘成员介绍’,让大家更了解彼此。”
白墨眼睛一亮:“好啊!我相信大家肯定会喜欢的,这才是咱们诗社最特别的‘资料’,比任何章程、任何计划都更有意义。”
两人并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,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苏松看着身边的白墨,又想起笔记本里的文字,忽然觉得,高三的日子,因为有了这些朋友,有了这个诗社,变得格外不一样。以后的日子里,不管遇到多少试卷、多少压力,只要翻开这本笔记本,看到这些 “人物片段”,就会想起这段一起读诗、一起努力的时光,就会想起,在这个秋天,有六个追梦的人,一起种下了 “扶苏” 的种子,一起期待着它开花结果。
回到家,苏松把笔记本摊在书桌上,台灯的暖光落在纸上。他拿出彩色的笔,在每个 “人物片段” 旁边画了小小的头像 —— 白墨的头像旁画着一本《诗经》,尤龙的头像旁画着一个小灯笼,贺花的头像旁画着一支发簪,宋子充的头像旁画着一本资料册,宋子都的头像旁画着一个相机,而自己的头像旁,画着一株小小的扶苏树。
画完最后一笔,苏松轻轻抚摸着那株扶苏树,心里满是期待。他知道,这本笔记本里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;而他们的 “扶苏诗社”,也会像这株扶苏树一样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慢慢生长,慢慢绽放,在青春的岁月里,留下最温暖、最珍贵的印记。
他拿起手机,给小组群里发了一条消息:“明天带了份特别的‘资料’,是咱们诗社的‘人物片段’,希望大家会喜欢。下周三的活动,咱们一起加油,让‘扶苏诗社’有个完美的开始!”
很快,群里就热闹起来 —— 尤龙发了个 “好奇” 的表情包,贺花问 “是不是写了咱们每个人的故事呀”,宋子都发了个 “期待照片版” 的调侃,宋子充则简单回复了 “好”,白墨则发了个 “温暖” 的表情,说 “我相信一定会很感动”。
苏松看着群里的消息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他知道,这段关于诗社、关于朋友、关于青春的故事,会在这本笔记本里,一直延续下去,成为他生命里最温暖的记忆。
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墨中有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