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十三日的午休时间,操场活动室的门被轻轻推开,贺花抱着一摞卡纸和剪刀走进来,脸上却没了往日的笑容。她把材料放在桌上,指尖反复摩挲着一张画好灯笼草图的卡纸,眉头微微蹙着 —— 昨天去文具店买灯笼骨架时,才发现常用的细竹条已经卖完了,只剩下些粗笨的木条,根本做不了精致的宫灯。
“怎么了?材料不够吗?” 苏松和白墨走进来时,正好看到贺花对着卡纸发呆。白墨走过去,拿起一张草图,上面的圆形宫灯画得格外细致,流苏的纹路都清晰可见,“这灯笼设计得真好看,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?”
贺花抬起头,声音里带着点委屈:“我昨天去买竹条,结果文具店的竹条卖完了,只剩下很粗的木条,根本弯不成灯笼的形状。要是做不了灯笼,咱们的中秋诗词灯会就少了最重要的装饰,怎么办啊?”
尤龙这时也冲了进来,手里还拿着一张场地确认单,听到贺花的话,立刻凑过来说:“别着急!竹条找不到,咱们可以找替代材料啊!我记得学校的手工室里有很多细铁丝,铁丝可以弯成骨架,外面再贴层卡纸,不也能做成灯笼吗?实在不行,咱们还可以用硬纸板做立体灯笼,我小时候就做过,可好玩了!”
宋子充拿着一叠《诗经》资料走进来,闻言也点头:“铁丝确实可行,我之前在物理课上用过,柔韧性很好,还能固定形状。另外,咱们可以在铁丝骨架外面贴层半透明的宣纸,这样晚上点亮灯后,灯光透出来会更柔和,还能在宣纸上题诗,比卡纸更有古风韵味。”
贺花眼睛一亮,拿起一张宣纸试了试,透光性果然很好:“这个主意好!宣纸比卡纸更有感觉,而且咱们还能在上面写《诗经》里的句子,更符合灯会的主题。可是…… 我不会用铁丝弯骨架,怎么办啊?”
“我会!” 宋子充推了推眼镜,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叠的纸,展开来是他画的灯笼骨架结构图,“我昨晚看你在画灯笼草图,就担心材料会有问题,提前画了几种骨架的做法,铁丝的弯折角度和固定方法都标好了,咱们可以一起做。”
白墨笑着拍了拍手:“这样问题就解决了!贺花负责在宣纸上题诗和画图案,宋子充和苏松负责用铁丝弯骨架,我和尤龙去手工室借铁丝和工具,咱们分工合作,肯定能在活动前做好所有灯笼。”
几人说干就干,尤龙拉着白墨往手工室跑,还不忘回头喊:“你们等着,我肯定能借到最好的铁丝!” 苏松则跟着宋子充研究骨架结构图,宋子充耐心地讲解着:“弯铁丝的时候要先加热一下,这样更容易塑形,固定的时候要用细铁丝缠绕,避免松动。”
贺花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,心里的委屈渐渐消散,她拿起毛笔,在宣纸上轻轻写下 “月出皎兮” 四个字,墨色在宣纸上晕开,带着淡淡的诗意。她想起昨天还在为竹条的事着急,今天大家就一起想出了办法,忽然觉得,就算遇到困难,只要有这群朋友在,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下午的自习课结束后,宋子都拿着相机和几卷彩色玻璃纸走进活动室,却发现自己遇到了新的难题 —— 他原本计划在灯笼里贴彩色玻璃纸,营造渐变灯光效果,可试了几次才发现,玻璃纸太滑,根本粘不牢,一碰到就会掉下来。
“这玻璃纸怎么这么难粘啊?” 宋子都皱着眉,手里拿着一张蓝色玻璃纸,试了好几次,还是粘不到灯笼骨架上,“要是粘不牢,晚上点亮灯后,玻璃纸掉下来,不仅影响效果,还可能会被灯烫到,太危险了。”
苏松走过来,拿起一张玻璃纸试了试,确实很滑:“咱们可以用双面胶先在骨架上贴一层,再把玻璃纸粘在双面胶上,这样应该能粘牢。另外,咱们可以把玻璃纸剪成小块,拼成图案,比如月亮、星星,这样就算有部分脱落,也不会影响整体效果。”
白墨则拿出一支白色的马克笔,在玻璃纸上画了个小小的月亮图案:“咱们还可以在玻璃纸上画些简单的图案,和宣纸上的诗句呼应,比如在写‘月出皎兮’的灯笼里,贴画着月亮的玻璃纸,这样灯光透出来会更有层次感。”
宋子都试着用双面胶贴了一张玻璃纸,果然粘得很牢:“这个方法可行!谢谢你们,不然我还不知道要琢磨到什么时候。对了,我还拍了些校园里的桂花照片,打算用来做活动海报的背景,你们看看怎么样?”
他拿出相机,屏幕上的桂花在阳光下开得格外繁盛,金黄的花瓣层层叠叠,还带着晶莹的露珠。贺花看着照片,笑着说:“这桂花拍得真好看!咱们可以在海报上写‘桂馥兰馨,诗灯映月’,既呼应了桂花,又点出了灯会的主题,肯定能吸引很多同学来参加。”
苏松把大家的想法都记在笔记本上,心里满是温暖。他看着活动室里忙碌的身影 —— 贺花在宣纸上题诗,宋子充和尤龙在弯铁丝骨架,白墨在玻璃纸上画图案,宋子都在整理照片,每个人都在为了灯会努力,哪怕遇到困难,也没有人抱怨,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墨中有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