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,窗外的雪又开始飘落,细密的雪花像柳絮般在空中飞舞,给老旧的居民楼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。宋子充坐在书桌前,台灯的暖光洒在摊开的数学错题本上,他握着红色的钢笔,正专注地整理上周月考的错题。桌角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菊花茶,旁边是一本翻开的《诗经》,书页上还夹着几张写满批注的便签 —— 这是他最近的习惯,整理完理科错题后,总会翻几页《诗经》,让紧绷的大脑放松下来。
宋子充的错题本向来以细致着称,每道题都按 “题目抄录 - 错误解法 - 正确思路 - 知识点拓展” 四个部分整理,甚至还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易错点。他翻到数学的 “函数应用” 部分,刚想写下一道错题的分析,目光却突然停留在了夹在错题本里的一张语文试卷复印件上 —— 那是尤龙上次月考的语文错题,当时尤龙因为这道与《诗经》相关的文化常识题丢了分,还懊恼地说 “明明平时都在学《诗经》,怎么一到考试就记混了”。
宋子充拿起那张试卷,仔细看了看那道题:“下列对《诗经?秦风?蒹葭》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A. ‘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’营造了清冷幽寂的氛围;B. ‘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’中的‘伊人’指作者思念的爱人;C. ‘道阻且长’体现了追寻过程的艰难;D.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,增强了韵律感。” 尤龙当时选了 A,却没想到正确答案是 B,因为 “伊人” 不仅可以指爱人,还可以象征理想、目标等,并非特指 “爱人”。
“尤龙当时说,没注意到‘伊人’的多重含义。” 宋子充喃喃自语,想起尤龙最近因为家庭压力,情绪一直有些低落,甚至在诗社活动中都少了往日的活力。他忽然觉得,或许可以借着这道题,既帮尤龙巩固《诗经》知识,又能让他重新找回对《诗经》的热情 —— 毕竟,尤龙之前最擅长的就是从《诗经》里寻找灵感,写出像《赋》那样动人的短诗。
宋子充放下数学错题本,拿起一张干净的信纸,先工整地抄录下这道题,然后在下方写下详细的解析:“本题易错点在于对‘伊人’含义的理解,不能局限于‘爱人’这一单一解读。结合《诗经》的创作背景,‘伊人’可象征多种美好事物,如理想、信念、目标等,这与《蒹葭》中‘追寻而不得’的整体意境相符。选项 A 正确,‘蒹葭’‘白露’均为清冷意象,营造幽寂氛围;选项 C 正确,‘道阻且长’‘道阻且跻’等句体现追寻之难;选项 D 正确,重章叠句是《诗经》常用手法,如‘蒹葭苍苍’‘蒹葭萋萋’‘蒹葭采采’,增强韵律感与抒情性。”
写完解析后,宋子充又想起尤龙喜欢探讨文化背景,便在信纸背面补充了《蒹葭》的创作背景资料:“《秦风?蒹葭》出自《诗经?国风》,为秦地民歌。秦地位于西北,多沼泽湿地,‘蒹葭’(芦苇)为当地常见植物,诗人借当地景物起兴,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寻。这种‘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’的手法,在《诗经》中极为常见,如《周南?关雎》以‘雎鸠’起兴,表达爱慕之情。”
他还特意在末尾画了一株小小的芦苇,旁边写了一句鼓励的话:“还记得你写的‘赋之于心,吟之于口’吗?《诗经》的美,就藏在这些灵活的解读里,期待和你一起探讨更多!”
做完这些,宋子充看了看时间,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。他想起尤龙说过,周末下午会在家复习,便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折成方形,放进一个浅棕色的信封里,信封上贴着一张小小的扶苏树贴纸 —— 这是之前诗社做文创时剩下的,尤龙当时特别喜欢这个设计。
宋子充穿上外套,拿起信封,准备去尤龙家。雪还在下,地上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,踩上去 “咯吱咯吱” 响。他撑着一把黑色的伞,沿着熟悉的街道慢慢走,心里想着尤龙看到这封信时的表情 —— 或许会惊讶,或许会开心,说不定还会立刻拉着他讨论 “伊人” 的其他解读。
半个多小时后,宋子充终于走到尤龙家楼下。他抬头看了看尤龙家的窗户,灯亮着,想必尤龙正在家里复习。宋子充没有直接上楼 —— 他知道尤龙的父母最近对他管得严,怕自己上门会让尤龙的父母误会,以为他们又在 “耽误学习”。于是,他把信封放在尤龙家的门垫下面,又在门上贴了一张便签:“尤龙,有一道《诗经》的题想和你探讨,信封在门垫下,看完可以给我打电话。—— 子充”
做完这些,宋子充才转身离开,走的时候还特意回头看了一眼,确认信封没有被雪盖住,才放心地撑着伞,消失在风雪中。
尤龙在家复习数学时,总觉得有些心不在焉。他想起昨天白墨说的 “和父母好好沟通”,心里虽然有了些底气,却还是有些紧张,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。就在这时,他听到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,以为是父母回来了,便起身去开门,却没看到人,只看到门上贴着一张便签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墨中有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