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法师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,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与了然。
他并未多言签文本身,而是双手合十,宣了一声佛号,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:
“阿弥陀佛。小施主面相清贵,福泽深厚,乃积善之家荫庇。更难得的是……”
他微微一顿,目光似有深意地扫过馨妤略显单薄却已初显玲珑的身形轮廓,
“……此乃多子多福、绵延昌盛之相。善哉,善哉。”
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入了附近几位同样在等待解签或刚巧路过的贵夫人耳中。
那几位夫人皆是一凛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馨妤。
恒明法师亲口批命!多子多福!
这……这不正与近来隐约听闻的传言相印证了吗?!
赫舍里氏和玉宁也听到了,赫舍里氏脸上闪过一丝错愕和难以置信,玉宁则眼神复杂。
凭什么,她低嫁小官之子,而馨妤未来能参加选秀,嫁入宗室勋贵之家,如今又被法师批命多子多福、宜家宜室,凭什么什么好事都能轮到她。
她凭什么过得比自己好,玉宁盯着馨妤的背影,指甲几乎掐进掌心。
馨妤恰到好处地微微红了脸,垂下头,细声细气地谢过法师,仿佛对这突如其来的“批命”感到羞涩和不知所措,内心却一片澄明。
恒明法师……果然名不虚传。
他或许真的看出了些什么,或许是顺应了某种冥冥之中的“势”。
无论如何,这“佐证”,成了!
广济寺的批语,瞬间引爆了之前悄然传播的流言,在京城上层女眷圈中飞速流传开来,其分量远非市井流言可比。
“瓜尔佳二格格天生福相、多子多福”的消息,如同长了翅膀,不可避免地飞入了重重宫阙。
乾清宫,西暖阁。
康熙帝正批阅着奏章,御笔朱砂在明黄的折子上划过。
大太监梁九功轻手轻脚地奉上一盏新茶,低声道:“万岁爷,歇歇眼吧。”
康熙“嗯”了一声,放下笔,端起茶盏,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。
这几日,一些细碎的话语,总是不经意地飘进他的耳朵里。
先是乾清宫当值侍卫的几句“闲谈”,后来是畅音阁管事太监无意的一句感慨,内容都指向同一个人——工部侍郎瓜尔佳·三泰家的二女儿,叫什么……馨妤?天生福相,宜室宜家,尤其……善生养?
起初,他只当是寻常的勋贵之家为女儿造势,并未在意。
然而,今日又听闻,这瓜尔佳氏女在广济寺上香,竟得了恒明老和尚亲口批命,道是“多子多福、绵延昌盛之相”!
恒明老和尚……康熙帝深知其为人,德高望重,从不妄言,更不屑于为勋贵女眷抬轿子。他的批语,分量极重。
巧合?还是……有意为之?
一丝疑虑如同冰凉的蛇,悄然爬上康熙帝的心头。
帝王多疑,尤其事关皇子子嗣这等敏感之事。他放下茶盏,声音听不出喜怒:“梁九功。”
“奴才在。”梁九功立刻躬身。
“去查查,”康熙帝的声音平淡无波,
“近日京中关于瓜尔佳家那位格格的传言,源头在何处。还有广济寺那日,恒明法师批命前后,可有什么异常。要快,要细。”
“嗻。”梁九功心头一凛,不敢怠慢,立刻领命退下。
调查的结果,出乎意料地“干净”。
侍卫、太监们的“闲谈”似乎真的只是偶然听到府邸下人或亲戚议论,源头模糊,传播自然,查不到任何刻意引导的痕迹。
广济寺那边更是无懈可击。
瓜尔佳夫人带女眷上香是寻常事,馨妤格格抽签、解签过程毫无特殊安排,恒明法师更是主动开口批命,寺中沙弥和在场几位夫人皆可作证。
恒明法师本人也只道是观其面相有感而发,并无受人请托。
一切,都指向一个结论——巧合。天大的巧合。
梁九功将调查结果细细禀报。
康熙帝听完,沉默良久。
指尖无意识地捻动着腕上温润的迦南香佛珠。
疑虑,在严密的调查结果面前,渐渐消散。
取而代之的,是另一种更深沉、更难以言喻的思量。
瓜尔佳·馨妤……工部侍郎瓜尔佳·三泰的女儿。
三泰献水泥有功,是个能做实事的。
这女孩儿……康熙帝脑海中浮现出密报中关于此女的描述:容色极盛,性情娴静柔顺,颇有才名,更难得的是……天生福相,多子多福?
胤禛……康熙帝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。
老四府里,子嗣确实艰难。弘时那孩子,着实愚钝,难堪大用。
身为帝王,亦是父亲,他岂能不忧心?
若真有一个家世清白、品貌俱佳、又带着如此“福运”征兆的女子……
喜欢黎姿的快穿奇遇记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黎姿的快穿奇遇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