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缓缓坐回御座,目光扫过案上那份记录着土豆奇迹的册子,又落在这对跪在殿中、背负着血海深仇的父子身上。
三皇子构陷景家、出卖布防图、导致边军惨败的桩桩铁证,早已随着三皇子的覆灭而掌握在他手中。
景家的冤屈,是前朝党争倾轧的牺牲品,更是他肃清朝纲、树立新朝权威必须拨乱反正的典型!
他沉默片刻,那沉默如同千钧重压,笼罩着整个文华殿。
景毅与景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终于,太子低沉而威严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如同金玉交击,带着不容置疑的裁决之力:
“景家之冤,孤,已知之甚深!三皇子构陷忠良,私通蛮夷,其罪当诛!威远侯景毅,一生忠勇,英名不容玷污!景行忍辱负重,于绝境之中献此祥瑞,功莫大焉!”
他站起身,走到御阶边缘,俯视着跪伏在地的景家父子,一字一句,如同誓言:
“待孤登基之日,定当在朝堂之上,明发诏谕,昭告天下,为威远侯府彻底洗刷冤屈!还景氏满门百年清誉!使忠魂得以安息,使蒙尘之明珠,重放光华!景先生,景行,你们,静待佳音!”
“臣(草民)叩谢殿下天恩!殿下圣明!”
景毅与景行同时重重叩首,声音哽咽,热泪终于夺眶而出,砸在金砖地面上,洇开深色的痕迹。
这重重的一叩,叩碎了压在心口数年的巨石,叩开了通往清白与尊严的大门!
觐见太子后,不过旬日,一道丧钟,沉重而悠长,响彻了整个京城上空,连绵不绝。
老皇帝,驾崩了。
国丧的缟素覆盖了宫阙楼宇,也暂时掩盖了朝堂之下涌动的暗流。
国不可一日无君。
在先帝灵前,在满朝文武、宗室勋贵的见证下,太子身着十二章纹衮服,头戴十二旒冕冠,于庄严肃穆的登基大典上,告祭天地宗庙,正式继皇帝位,改元“昭明”,是为昭明帝。
新帝登基,万象待新。
在初步理顺朝政、安抚各方后,一场关乎国本与旧案的重要朝会,在太极殿举行。
新帝高坐于九龙金漆御座之上,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,遮挡不住其下那双锐利如鹰隼、蕴含着无上威权的眼眸。
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旁,气氛肃穆而紧张。
新朝气象,人人都在观望这位年轻帝王的施政风向。
“众卿平身。”
新帝的声音沉稳有力,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。
待百官起身,新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诸臣,最后落在御案旁一份早已备好的、盖着鲜红玉玺的诏书上。
“今日,朕有两件关乎国本、关乎社稷之事,昭告天下。”
殿中落针可闻。
新帝拿起第一份诏书,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雷霆般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的裁决:
“其一!追查前威远侯府通敌叛国一案!经朕躬亲详查,现已查明:此案纯系三皇子为谋夺兵权,勾结宵小,构陷忠良,其罪证确凿,罄竹难书。三皇子虽已伏诛,然其构陷之罪,不容抹杀。威远侯景毅,为人忠勇,半生戍守边关,功勋卓着。其子景行,承父遗志,亦为国之栋梁。景氏满门,世代忠烈,所谓‘通敌叛国’,实乃滔天冤狱,千古奇冤!”
每一个字,都如同重锤,敲击在百官心头!
尤其是那些曾依附三皇子、或在此案中推波助澜的官员,听到圣上所言,看到站在朝堂上那个本应死去的景毅,更是脸色煞白,冷汗涔涔。
新帝的声音更加洪亮,带着涤荡乾坤的决绝:
“今,朕以天子之名,明诏天下:为威远侯景毅及景氏满门,彻底平反昭雪!所有强加之罪,尽数洗刷。恢复景毅威远侯爵位,特任命其为兵部左侍郎,其丹书铁券,着礼部重新铸就。凡因此案受牵连之景氏族人、旧部,一律赦免,恢复名誉,酌情抚恤!其被抄没之家产,除已充公变卖部分,余者尽数发还!此诏,明发天下,咸使闻知!”
“吾皇圣明!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早已在朝堂上的新任兵部左侍郎威远侯景毅,率先激动地跪下山呼。
紧接着,如同潮水般,满殿文武齐齐跪倒,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震得殿宇嗡嗡作响!
景家的冤屈,如同压在朝堂上空多年的一块阴云,终于在这一刻,被新帝以无上皇权,彻底撕碎、涤荡干净!
忠魂终得昭雪!
景家及相关赦免人物在宫外等候消息的家人,在听到那响彻云霄的“威远侯府平反昭雪”的诏书内容时,无不泪流满面,朝着皇宫方向深深跪拜。
新帝抬手,山呼之声渐歇。
他拿起第二份诏书,这一次,声音中充满了激昂与一种开创盛世的豪情:
“其二!天佑大黎,降下祥瑞!此物名为‘土豆’!乃威远侯世子景行与其妻安氏,于流放绝境之中,心系社稷,偶然发现,苦心试种而成!此物不择地力,耐旱易种,三月可熟,亩产——”新帝故意顿了顿,目光扫过下面屏息凝神的百官,一字一顿,声震寰宇: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黎姿的快穿奇遇记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黎姿的快穿奇遇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