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知传着传着就越发离谱:
听说文将军和孙将军对赌,孙将军连赢十五把!
你这消息早过时了,孙将军不但连胜,还让十枚铜钱全都竖着立住......
骗人的吧?铜钱能立起来?
我兄弟的嫂子的侄子的叔可是文将军亲兵,还能有假?
得了吧,我刚从文将军那边过来。最新版本是黄将军和孙将军打赌时,主公对着铜钱吹口气,你猜怎么着?
怎么着?
十枚铜钱全变成了金币!
“咱家孙将军绝了,不服不行!”
“就是就是!孙将军坐镇江东后,谁敢跟咱们叫板?”
……
孙澎听到军中传开的闲话,不禁扶额。
我要真有吹铜成金的本事,还用得着折腾草纸买卖?
硬捧不带这么玩的!
虽说孙澎觉得这纯属尬夸,可在张昭他们看来,这分明就是实打实的声望!
寻常人想造这种声势还没门路呢。
古往今来, ** 收服民心最灵的招数,可不就是神化自己么?
好事,这是大好事。
若非时机未到,张昭恨不得让孙澎多攒些这类传闻。
正好能帮主公立住深不可测的形象。
文聘这通硬夸,倒真给孙澎撞出意外之喜。
说实在的,文聘起初不过是想尽快融入江东军,随便扯点闲话暖暖场。
闹成现在这般局面,他自己心里也打鼓,不知主公会作何感想。
孙澎始终没给文聘准话。
是继续发挥?还是见好就收?
不管了!我文仲业做事从不虎头蛇尾,该说的还得说,横竖我又没瞎编,是底下人越传越邪乎,与我何干?
拿定主意,文聘开始有一说一地保持中立立场孙将军夸夸群的路上一去不返。
黄忠起初还欣慰老兄弟这么快就与江东军打成一片。
没过几日……
黄将军,听说您当年和主公立赌约,连输十七把豹子时是什么心情?
黄将军,文将军说您当时脸都输青了,如今可缓过来了?
黄忠险些一口气没上来。
文聘你吹牛就吹牛,扯上 ** 什么?
此刻黄忠内心翻江倒海——
(还能有啥感受?)
(简直坐立难安!)
———
更新时段安排:
凌晨1点/早7点/午1点/晚6点/夜10点各一更
徐州,广陵郡。
太守陈登握着手信双眉紧锁,这是荀彧的亲笔函。作为孙钦点的三大商贸枢纽之一,广陵注定要成为南北货贸的重要通道。
可每当忆起孙策当年攻打广陵的旧事,陈登总觉得这所谓自贸区大有文章。荀彧在信中反复强调:只要孙安分经商,切莫主动挑衅,否则先前曹公的隐忍都将付诸东流。
但关键在于双方盟约第一条明确规定:【双方不得在边境囤驻重兵】。以长江为界,广陵与吴县隔江相望——吴县作为孙氏治所,驻军不过万;而广陵原本也驻有近万兵力。
微妙之处在于:广陵地处徐州最南端,若驰援曹操,单是粮草损耗就难以承受。荀彧的应对之策是从彭城调粮,再让广陵补足彭城的缺口,实属拆东补西之计。
如此一来,陈登仅需安排民夫将粮草运至彭城即可,广陵驻守的一万兵力仍可原地驻防,充作曹操南境的防护屏障。
不过自贸易区设立后,孙澎虽未对现有驻军表示异议,但陈登此后若无充分理由,恐怕只能维持这万人规模的部队。
倘若陈登胆敢扩军,便是给孙澎宣战的借口。
区区万人还欲增兵,意欲何为?
为此陈登忧心忡忡。这支部队应付当年的孙策尚可,但要对抗如日中天的孙澎,无异于螳臂当车。
想那李术拥兵五万,孙澎半日便攻破其大营。
刘表坐镇五万大军,半月内就被孙澎杀得损兵折将,更遭其横扫荆州大肆劫掠。
而今仅凭万人之师,如何抵挡孙澎?
这教人如何安心?
陈登搁下荀彧来信,又拿起属官呈上的物件。
此乃贸易区开通后,江东商贾首批运抵广陵的货品。
帆布鞋、帆布包、红糖、草纸。
四样货物迅速风靡全城,成为抢手货品。
那帆布鞋既有三十文不到的平价款式,其帆布质地又颇为耐磨,一双足抵从前两双布鞋。
城中百姓纷纷探听何处可购得这等帆布料。
盖因时人购布自制的习惯使然。
可惜扬州商贩只贩成品,不售原料。
打听之下方知,此帆布乃孙氏布庄在江东独家经营。孙澎明令,帆布暂仅供应当地,外埠仅售加工成品。
原料受制于人,下游商贩自然无可奈何。
陈登略作盘算,便知这批江东商队将从广陵卷走多少银钱。
更甚者,这些商贾售完货物后,便以高于市价之资大肆采购。
于市集之上疯狂扫货,令物价为之波动。
江东商人将货物售出后,直接将所得银钱就地采购粮食运回。陈登虽有意阻拦,奈何荀彧屡次告诫他务必维持现状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三国:孙策托孤,我截胡孙权基业请大家收藏:(m.zjsw.org)三国:孙策托孤,我截胡孙权基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